出國留學趨向低齡化的背后
據《當代健康報》報道,近年來,出國留學在我國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很多孩子很小就到國外讀書。這些孩子在語言、生活、工作等方面并未達到獨立生活的水平,家長們應三思。
一些低齡學生到國外學習,力圖系統地接觸國外的教育,以期提高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工作能力等綜合素質,謀求全面發展。但他們的生活能力、心理調節能力不成熟,過早出國留學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專家介紹說:“低齡留學生在國外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文化沖突。”這集中表現在出國前,對相關國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在他們當中,很多人會對異國文化的沖擊感到困惑,不知如何面對,許多理念和國內都不一樣,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很難融入當地的環境,最終選擇放棄留學。
有獨立生活能力、性格外向的學生,比較適合到國外留學。國外的學校更注重學生有自己的個性、想法和主觀判斷能力,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會引導學生這些方面的發展,并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一些學生可能成績不算優秀,但個性開朗,很有自己的想法,更容易被國外高校接受。
如果說低齡留學生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及早度過調適期,很好地融入國外學習、生活環境,那么心理壓力便是這最后的壓軸一關。無論是獨立生活還是文化沖擊帶來的負面影響,都在低齡留學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上體現出來。這種壓力來源于多方面,不僅僅來自學習成績,還來自語言障礙、人際關系、文化差異等。
家長和學生應該明確留學目的,避免盲目跟風。家長更不應以互相攀比的心態,將孩子送出國讀書,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考察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自制力以及學習能力。
同時,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對孩子尤其是低齡留學生的賬戶進行監管。學生要理性、客觀地評估自己,明確留學目標,選擇喜愛的專業,理性地分析未來的就業趨勢。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