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是辭職后才會發現的
“我真想辭職修養一年,不用每天擠地鐵,看100本有意義的書,去幾個早就想去的地方旅游,在家的時候就每天打掃下衛生,給自己煲湯喝,去練練瑜伽做做義工,報個什么班充充電,找個兼職做,賺點外快,或者自己開個網店……”相信每個職場的人都會萌生過這樣的想法。
身在職場,總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工作內容繁瑣雜亂,工作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工作受阻;薪水太低,沒有發展前途;在崗位上呆久了,覺得人生毫無意義,一眼望到頭……這些瑣事在你的腦海中縈繞著,久而久之,就萌生了一種想法——辭職。
現今,辭職幾乎成為了一種流行,這種趨勢尤其體現在80、90后的身上。喜歡、興趣、夢想、新鮮,在一些“80、90后”眼中,選擇工作,除了這些之外,不需要太多理由。他們對于職業和人生問題的處理似乎也更“隨心所欲”,辭職變成了對幸福、對自由的追求。對于高齡人士來說,辭職的原因不外乎三個:薪水、職位與發展空間。這些職業人已經不能像剛畢業的學生一樣不計薪水從頭開始打拼,他們工作經驗豐富,職位層次也比較高,在重新選擇工作時,考慮的是薪水不縮水,職位也不能越跳越差。
但是否真的辭職了就能夠如己所愿呢?
某網站曾做過調查,數據顯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會越走越好,有一部分人屬于換湯不換藥。有約38.6%的人處于越換越糟的狀態,往往會出現才出虎穴又如狼窩的情形。
網友“小書蟲”在豆瓣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辭職之后才會發現的N件事》的帖子,引發了網友對“辭職”的討論,留言多達2000多條。他是眾多跳槽人士中的一員,辭職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工作百無聊賴,人生毫無意義,于是心一鐵,就辭職了。但從從辭職到又工作這段日子里,卻讓他感受了很多。辭職出來后,他才發現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于是一一列舉出來:
1、旅行畢竟是短暫的。
夢想回歸現實需要很多實力,比如你的旅行經費,旅行回來的生活費,起碼旅行裝備的錢就不少。 還有最最重要的,你有旅伴么?沒有人陪沒有人分享的旅行,要多孤單又多孤單,要多無聊又多無聊。還不如在家睡大覺。沒有知己旅伴的人慎重考慮去美景區旅行。
2、親戚朋友的“關心”。
這個關心是真的關心,倒不是虛偽的,引號是著重強調一下,我已婚,很多已婚的晚婚朋友大概都被逼婚過,沖動辭職之后你就有幸又感受了一回逼問:你想做些什么啊,你找到新工作了么?你的保險還有么?被此類問題煩不勝煩的時候,真的有點后悔咋辭職了呢。
3、一定有很多人在你清貧的工作之余告訴你許多人的發財致富經。
當你真辭職了才發現很多人賺大錢的人同時是有一份工作的,他們原來都是在兼職賺錢。或者說他們有很多你所不具有的資源,即使你辭職了恢復自由身了,也是做不到的。 賺錢不在于你是否是自由的不為任何人打工,而在于你是否有相應的資源。而且據不權威的統計80%的店都是賠錢關門的,只有20%堅持到賺錢。
4、開網店是件比較扯的事。
很多人覺得我大不了擺地攤和開網店。你覺得現在是1998年么?開網店已經是個紅海了,不是小散可以堅持到發財的時候了。別告訴我你可以去廣州進貨,沒有貨源,沒有市場經驗,沒有人脈,搭上路費和住宿費還有你眼光不濟的次品率,最后進回來的商品依舊毫無市場競爭力,網商就不用競爭么,網上的競爭更殘酷,你躲得掉什么?經商無論大小,網店不是兒戲。
5、大不了我去當服務員端盤子,反正不在這兒受這個惡氣。
服務員受的惡氣最多,別看連服務員都一個月一兩千的收入,那是要從早晨站到晚上的辛苦錢。你站得住么?你坐在辦公室里還叫苦連天呢。
6、女人辭職會在家沒地位,男人不但沒地位,面子也沒有,錢包也沒有。
這無疑是給想要辭職的或已經辭職的人一記重磅。很多網友表示感同身受,工作還是辭職,很多人都在糾結和掙扎。有網友表示,如果被這六條說害怕的人,確實不適合辭職。只能過著正確的可怕的生活。溫溫吞吞,安全第一。辭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生活還是會回歸平靜,要找一個把生活、事業和旅游結合在一起的工作。也有網友表示,辭職并不可怕,關鍵是思考的方向和之后的執行力。
會員說法:
辭職需要的是本領,而不是勇氣。
覺得生活糟糕,那么就試著去改變它。辭職應該辭去的是心態,是目前不堪的生活狀態。其實我覺得80、90后這種生活狀態挺好,在年輕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心來,“隨心所欲”,敢想敢做。我記得以前看到過一篇文章里面寫到“我想去墨脫,所以我上路了,就是這么簡單”,灑脫得多么動聽。生活需要這種態度,尤其是在你覺得絕望的時候。工作做得不開心,那么辭掉它。想去旅行,那么就拿上行李出發。考慮得越多,牽絆越大。辭職后才會發現的N件事又怎樣,生活糟糕卻總會有個轉彎的地段。
辭職也僅僅是暫時的休養罷了。休養過后還是要繼續拼命的。你我都要生活、都要生存,而吃喝拉撒就意味著需要錢,辭職后是無法掙錢的。于是乎,我們要被工作欺詐,被老板欺壓,除了忍受,你我還能如何?
辭職確實能夠獲得更多的時間去休息,能夠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生活,只是時間的增多也就意味著金錢的減少,當我們沒有錢花的時候,才會真正知道工作的重要性。為了能夠生存與天地間,辭職需謹慎吶!
同樣的事情做久了總是會膩,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成年人,身上肩負著該有的責任,不可以像年少時那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辭職就辭職。在我們辭職后到找到下一份工作的過渡時期我們是處于失業狀態的,自己會覺得整天無所事事,親人會為我們擔心,生活會加重我們的壓力。所以如果不是確定有更好發展,就不應該輕易辭職。
旅途上就遇到過辭職旅行的女生,當時我還很驚訝,沒想到我可以遇上辭職去旅行的人,頓時覺得她太酷了。人越長大就越覺得錢不一定就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生活最重要就是快樂,如果工作的不開心不順利,真的倒不如痛快果斷地辭職,至于下一份工作的著落,如果早有準備當然最好,如果沒有也不要緊,經歷過幾件事情我就覺得天無絕人之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上天總會給一條生路你的,人總不能一輩子活在擔心里面,擔心辭職后會怎樣怎樣,這種擔心產生的痛苦恐怕遠大于你辭職后面臨的困難。
辭職是件很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后遺癥,文章中提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有個同學本來在廣東工作挺好的,為了一個心儀的女生跑到武漢來租個房子找工作,我挺佩服他的勇氣的,但是后來他被那個女孩拒絕了,在武漢高校林立,他找工作也倍受歧視,最后還是回廣東了。所以選擇辭職之前還是要做充分的思想準備,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生活很現實!
可“隨心所欲”,也要三思而后行。現代人心態樂觀,不愛這份工作,總是愁眉苦臉,苦的不僅是自己還有身邊的親戚朋友,但辭職之前也得綜合考慮,辭掉了這份工作是否可行,明確下一步目標。
辭職前的構想,辭職后不一定能真正做到。
三思而后行,計劃越周密越可靠,我覺得“騎驢找驢”可行!
對于我這個房奴來說,辭職,太遙遠了!還是老老實實的為銀行打工吧。娛樂、健康、養生什么的,都是浮云!!
辭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打算辭職一年,讀書、旅行的人,其實潛意識里邊就知道自己的家底太薄,還是必須回到工作中。其實這一年的時間,也是轉瞬即逝的;而且等你回到工作中的時候,不光心態變了,一時半會調整不過來,甚至還會跟不上新時期的節奏。個人感覺,厭惡工作是很可怕的事情,覺得自己是為了糊口迫不得已地做這份工作,十分折磨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像姜文那樣,站著,瀟瀟灑灑把錢賺了呢?我的經驗是,關于工作,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制定一個撤退路線,就是將來自己選擇一份自己的事業——可以當作家,可以開飯館,可以就坐在家里炒股票,等等。當然了,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趣味和潛力。制定了工作的撤退路線,工作中偶爾疲勞或迷茫,也不會無法自拔,完全可以有理由堅持。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