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健康的誤解
關于心理健康的問題,人們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這導致人們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問題,沒有對心理問題引起足夠的關注,長期下去,心理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了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產生,帶來了各種困擾和折磨。所以,消除誤解,正確地認識心理健康問題,是一件非常緊迫又非常必要的事情、是一個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人們對心理健康的常見誤解。
第一.身體健康就心理健康。
身體健康就是心理健康是人們對心理健康最常見的誤解。國際衛生組織曾經在1981年指出這樣的健康觀念,健康不但指身體健康,還應該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身體健康并不意味著心理健康,它們既彼此獨立,又相互依賴,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一個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健康。
第二.心理不變態就算是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包括許多形式,心理變態只是其小一種非常極端的形式。如果我們把人的心理分為白色區、灰色區和黑色區三個區域,白色區代表心理健康,黑色區表示心理變態,灰色區意味人處于心理健康和心理變態之間‘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心理調節合適的話,灰色就可以恢復為白色,心理調節不合適的話,灰色就會演變為黑色。從這種形象化的比喻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心理不變態并不意味著心理健康,它也許處于心理健康和心理變態的中間地帶。
第三.有心理問題就表示患有精神病。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心理問題都非常敏感,他們絕對術愿意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因為他們認為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就是承認自己有精神病,把心理問題和精神病人混為一談,這是一種非常傷人的誤解。人們都會有許多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就會變成心理問題,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最后會發展為心理疾病。我們都會遇到心理問題,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發展為精神病,所以心理問題和精神病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聯系。
第四 心理健康和心理問題是靜態的。沒有變化6t,
人們常常以為心理健康的人永遠不會有心理問題,有心理問題的人也永遠不會心理健康,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心理健康和心理問題只是相對而言的,它們有一個動態轉換的過程,心理健康的人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經過調整也可以轉為心理健康。
第五.心理問題只出現在少數人身上。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成那樣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人意識到了自己的心理問題,有的人沒有意識到而已,或者有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有的程度比較輕罷了。
第六 心理問題只能出現后再進行治療。
心理問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所以不能等到心理問題出現甚至變得非常嚴重的時候再去治療。當你預感到心理問題有出現苗頭的時候,就要早做治療,甚至在乎時生活中,就應該警惕心理問題的出現,對心理問題應該貫徹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第七.去看心理醫生是件很丟人納事情。
很多人都覺得看心理醫生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心理變態的人才看心理醫生,這是錯誤的認識。這種誤解存在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中國,心理咨詢還很新鮮,人們對它的了解很少,很容易導致人們的誤解。第二,人們對心理咨詢不夠信任,認為它是騙人的把戲。
第八.心理上有 病 不需要看醫生;
長期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身體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這使人們身體有病就很大方地去看醫生,可心理有問題的時候就不好意思去看心理醫生,久而久之,心理上的小問題就發展成了大問題。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