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自拍源于表現自我
如果說幾年前網絡紅人“芙蓉姐姐”依靠“自戀式”的照片言論成就了今天的“星途”,那么今天網絡空間里,“自戀式”自拍早已不是稀罕事,手指做“V”形、瞪大雙眼、擺無辜可愛少女狀,這樣標志性POSE的自拍照片在網上隨處可見。近日更冒出“排便門”自拍事件。
名為《排便門,佛山一個90后美少女廁所大便時竟然玩自拍》,成為一些網絡論壇上的大熱,點擊率過萬。而如今,類似的網絡另類自拍“造門”事件層出不窮,其主角多為90后的花季少年們,這后面到底透視出怎樣的心理現象呢?
“自拍”因為自戀?
有一部分自拍者因為過分關注自己,有強烈的表演欲望,會成為“自拍狂”,這種表現可稱之為自戀。但這只是多種心理原因之一,而對多數自拍的人來說,更重要更普遍的心理動機是對自我的關注。
網絡自拍是當前社會環境下青少年“表現自我”的心理訴求的一種表達。表現自我獲得別人的認同本來是一種積極的正常的自我意識。但是,今天信息泛濫的網絡環境中普通的照片已經吸引不了眼球,離奇的圖像才能引起注意。而要想超越別人,那另類的度就要不斷突破,自拍照因此日益離奇。“張揚個性”的青春期心理由于社會開放、寬容程度的提高而導致青少年隱私意識的淡化。
跟帖者也有心理快感
不單部分自拍者自身具有所謂“自戀”情節,其實網絡跟帖的追捧者、認同者往往也具有類似的表達欲望。對于這種特殊自拍舉動,借此,自拍者可以獲取心理滿足感。跟帖越多、社會反響越大,其成就感往往越強。跟帖者也在看照片、跟帖中獲得心理快感。
現代社會的高密度、快節奏的生活氛圍給包括青少年在內的人的心理也帶來了極大壓抑感,網絡往往成為一些人在缺乏合理的心理訴求渠道的情況下的必然選擇。時下個人主義價值觀的盛行也是重要因素。尤其是對于“排便門”這樣較另類的自拍行為。目前,社會的寬容度越來越大,青少年我行我素的行為方式自然得到助長。自拍尺度不斷放寬,連“芙蓉姐姐”的自戀POSE也不再稀奇。但只要在法律等界限內,自戀自拍并無大礙,反而還是自我表達、自我發泄的一種方式。
不要一棒子打死“90后”
今天,當我們談論類似“排便門”這樣的網絡事件時,總免不了對其行為主體的定類———90后。而是否這樣的“另類自戀”的心理可以歸結為90后一代普遍的群體特征?
今天之所以認為“非主流”、“反叛”、“另類”等是90后普遍的特征,很大程度是因為網絡傳播效應放大了個別事件的后果。不單90后,80后、70后在他們的青春期也有反叛和另類行為,只是沒有今天的媒體環境去放大這種現象。我們在沒有弄清自拍者具體的心理動機、情感因素、成長經歷等等就簡單地將此類行為擴大到整個90后群體是極不客觀的。從整體上看,類似“排便門”的另類行為只是個例,這些行為和價值觀也根本不是90后一代的主流。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另類自戀”當做一定群體性帽子給90后扣上。
青少年時期很容易產生另類心理,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會走向心理成熟,過幾年自然會回歸“主流”。今天的青少年另類表現帶有極強的時代和年齡特征,我們不能一味的炒作這種個人行為而忽略了對其進行正確引導。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