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能使用海螺來捕魚
澳大利亞鯊魚灣,海豚叼著一個海螺殼游來游去
人們很早就發現海豚是一種極其聰穎的動物,事實上海豚是人類確認的首個會使用工具的哺乳動物案例,而這次澳大利亞鯊魚灣的寬吻海豚似乎準備再次證明這一點:它們竟然能使用海螺殼來捕魚,并隨后將捕到的魚倒進嘴里吃掉,就像人們從罐子里倒出沙丁魚一樣。
科學家們已經注意到這里的海豚會使用海綿來找出隱藏在淤泥中的魚,不過這次的海螺殼有點特別,因為這在鯊魚灣并不常見。這可能是其中的幾條海豚首先發明的“技術”,并隨后被逐漸推廣開來。
進行這項研究的生物學家小組由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海洋哺乳動物研究人員們領導,他們在報告中寫道:“它們對這種海螺殼使用的熟練程度以及這種行為本身的罕見性表明,海豚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才能掌握這種技巧,這可能也造成了這種方法成為僅存在于鯊魚灣水域海豚族群中的罕見個體捕食技巧。”
他們的這一論文發表于今年4月份,但是在8月24日,參與研究的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科學家們報告稱,在過去4個月的觀察中研究人員們已經至少6次觀察到這里的海豚使用螺殼的情況。這一數字已經追平了1996年12月首次目擊“海螺殼捕魚法”一直到2007年7月31日的這段時間中的目擊次數。2007年的那天下午,研究人員們發現了一條不同尋常的海豚。
當時科學家們正駕駛小艇在周圍跟蹤巡弋,希望能從這頭海豚的皮膚上取到活體組織樣本進行化驗,這時候他們發現這頭海豚突然潛入水底,上來時嘴巴里叼著一個大海螺殼。它就這樣叼著這個殼在水里來回游動。然后它又再次下潛。這時又來了其它4頭海豚,當前面那頭海豚從水下再次鉆上來時,這4頭海豚就在一旁看著,似乎在等待著什么。而船上的研究人員們也在等待著。
他們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雜志上撰文寫道:“我們在一旁拍照,其中兩張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魚的尾部從螺殼的縫隙中伸出來,掉進了海豚的嘴里。這頭海豚將螺殼高高舉起,倒出其中的水和魚。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帝王。”
科學家們給這頭海豚取名為“海螺者”(Concher),直到這次拍攝到清晰的魚尾巴露出的照片,人們才終于搞清它們來回揮動螺殼的目的。在過去的數年觀察期間,人們多次目擊海豚叼著海螺殼來回游動的場景,他們一直認為其目的可能僅僅是想吃掉里面的螺肉,或者是向同伴炫耀而已,就像是亞馬遜河里的海豚會揮舞木頭,甚至拋起泥沙的怪異行為一樣。
直到大約兩年之后的2009年4月份,科學家們再次發現一條叼著海螺殼的海豚,這次的發現地點比較理想,是一處淺海,海底水草叢生。觀察人員發現這頭海豚潛入海床,叼起了一個大海螺殼。
至于海豚們在水下究竟是如何使用海螺殼的,還不甚清楚。可能的情況是:魚類在被追逐時會一頭扎進螺殼內,或者海豚也可以將海螺殼用作類似漁網或容器一類的工具。
另外一點不清楚的是海螺殼的使用究竟最初是如何出現的?這可能是使用海綿捕魚的技術的一種延伸,海豚的智慧是驚人的,但是他們卻沒有靈巧的手和手指。不過由于鯊魚灣的海豚種群是非常地域性的,不會去遠處游弋,而使用海螺殼的行為又是在海灣東西兩側完全不同的區域被發現的,因此科學家們相信這種行為技巧可能是分數次在不同地點和族群中獨立演化出來的。
如果假設和海綿捕魚法一樣,海螺捕魚法也是由掌握這種方法的雌性海豚教授給其它雌性海豚的,那么這種方法可能是一些為了養活全家的母親們發明的新方法,它們發明這種方法并傳授給其他雌性海豚。人們近期在鯊魚灣正發現越來越多的海豚使用這種方法就說明了這一點:正有越來越多的海豚學會這種獨特的方法。或許前面提到的那4頭海豚正是在上課的學生呢!
到目前為止人們僅僅觀察到一例雄性海豚使用海螺殼捕魚法的案例,時間是2009年。科學家們給它取名為“維姆”(Wim),即“海螺者威廉”(William the Concherer)的昵稱。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