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糖尿病不可忽視心理治療
臨床上,兒童患1型糖尿病的案例越來越多,且新發患兒中5歲以下低齡患兒呈增長趨勢。專家指出,針對少兒糖尿病不能只著重于藥物治療,心理層面的治療和干預更加重要。
臨床上,兒童患1型糖尿病的案例越來越多,且新發患兒中5歲以下低齡患兒呈增長趨勢。糖尿病孩子面臨終身藥物治療,但一項調查發現,糖尿病患兒總體血糖控制不好,藥物依從性差。專家指出,針對少兒糖尿病不能只著重于藥物治療,心理層面的治療和干預更加重要。
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日前對參加該院首屆“糖尿病兒童青少年成長體驗坊”的患兒進行調查發現,約有一半的患兒血糖控制不好,出現血糖忽高忽低現象;1/3的孩子抗拒打胰島素;有少部分孩子心理測試具有自殺傾向。
該院內分泌院區徐書杭博士說,經過探究發現,這些孩子治療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并非藥物干預不當,而在于情感治療不到位。對于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每天注射胰島素并定期測血糖,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部分患病易產生自卑情緒,這更讓其在融入社會方面產生困難,反過來加劇了對糖尿病治療的抗拒,并可能出現人格障礙。而由于心理抗拒導致的治療不規范,則讓部分孩子出現了危險的糖尿病并發癥。
專家呼吁,正確的藥物治療方式容易掌握,但形成持之以恒的自我健康管理很難。醫生、家長應通過教育、心理疏導樹立孩子戰勝糖尿病的信心,激發起自我管理的潛能。家長不要對生病的孩子過分關心,以免讓孩子產生逆反、抗拒心理;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運動和飲食習慣。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