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幾時有 把“氣”問青天
淑妹今年32歲,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她性格內向,不太愿意說話,平時很少有笑臉,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了解她的人都說其實淑妹人挺好的,并不難接近,就是性格有點兒孤僻,不太愿意和人溝通交流。
淑妹有一個挺不錯的家庭。丈夫在行政單位工作;兒子7歲,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據淑妹的丈夫講,談戀愛的時候就發現淑妹不太愿意說話,當時認為她是矜持內向。女孩子嘛,這樣也好,比起那些生性張揚的人強多了。后來發現淑妹不僅是內向,她的情緒有些過分消沉,一天到晚總是滿臉烏云愁眉不展,越是她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情緒越是低落,好像總是在跟誰樞氣。
在丈夫的記憶中,淑妹很少有笑臉,經常是兩眼發呆神情木吶。起初丈夫還以為她喜歡獨自思考,后來發現她只有沉思的狀態,卻沒有沉思的結果。說白了好像是在休息,是一種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淑妹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按說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有人喜歡打球,有人喜歡下棋,有的喜歡文學,有的喜歡音樂……總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興趣愛好。但淑妹很特殊。她什么愛好都沒有,她也承認自己是個不會享受生活、沒有情調的人。
丈夫和她正相反,只要是玩的東西都喜歡。淑妹說他童心未泯,嫌他不務正業,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在這方面他們格格不人,各說各有理。淑妹主張,人要有上進心,要以工作和事業為重,游戲和娛樂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是生活中多余的東西;人不能終日行其樂,應該以事業為根本,事情做好了,一切也就稱心如意了。丈夫不這樣想,他認為事情要做,但娛樂也不能少,否則人就是機器,就不可能有快樂和幸福可言。
結果自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淑妹一會兒都不想放棄她的工作和事業,盡管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員工,壓根兒也談不上什么轟轟烈烈的事業。而丈夫八小時以外不是打球就是和朋友聊夭、唱卡拉OK,休息的時候還經常帶孩子爬爬山,逛逛公園什么的,淑妹對此不屑一顧。
要說給這個家庭帶來最大不快的還是淑妹的情緒問題,7歲的兒子喜歡和爸爸在一起,喜歡和爸爸拉呱說話,不愿意和媽媽親近,更不愿意看到媽媽那張老是陰著天的臉。他說媽媽不可愛,經常在背后說媽媽像個兇神惡煞。其實淑妹很疼孩子,但這種疼愛只有她自己能體會得到。因為那是她心里的一種感受,孩子體會不到。
說實在的,淑妹并不認為自己與別人有什么不同,她認為喜怒哀樂、愛怨情愁每個人都有,那不是自己的專利。即便自己多些痛苦少些快樂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高興也好煩惱也好都是自己的事情,不關別人的事。
一次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孩子又發現了媽媽在板著臉,張口就說:“媽媽的臉真難看,爸爸當初為什么會看上媽媽呢?”
這話可不得了了,淑妹勃然大怒,騰一下站起身來,“嘭”一下把手中的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甩袖而去。身后傳出了孩于的哭聲和丈夫的安慰聲。
她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那么討厭自己,對自己抱有這么大的成見,難道是自己做錯了什么?她一直想不通。每當遇到一些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的時候,她更加郁悶沮喪,常常用“冷暴力”來對付丈夫和孩子,好像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挽回面子。
其實不光是家庭關系不和諧,工作上的人際關系也不太順楊。淑妹幾乎不怎么跟外人打交道,害怕和生人說話,遇到陌生人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回避。原先,她的工作是在單位管理檔案資料。來查資料的不光有本單位的人,還有外邊的人,淑妹對不熟悉的人很抵觸,服務起來難免生硬。鑒于這種情況,領導把她安排到后勤部門,從事后勤保管工作。這對她是再適合不過了,她就喜歡這種對事不對人的工作,別管生人熟人,只要不和人打交道就行。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