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導致胃病的壞心情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心理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現在大家都已經認識到人的心理、生理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心情長期不好、性格抑郁或重大事件造成的急劇刺激都可能會引起身體某些器官的病變,通俗講就是:壞心情也是一種“病毒”,它也會導致很多身體疾病。
中醫很早就提出了“暴怒傷肝、過慮傷心”的觀點,現在看來是很有道理的。從一些尸檢的報告來看,長期抑郁或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的病人,大腦結構的確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大量的臨床實踐也已經證明,情緒長期處在一個不正常的狀態下,會導致肌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發生一些變化,一般表現為一個長期的過程,典型的就是胃病。由于人的大腦中食欲飲食控制中樞和情緒控制中樞離得比較近,細胞活動會相互影響,所以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往往直接表現為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只有極個別情況是食欲旺盛,如果長期處于這種狀態,肯定就會對胃造成一些傷害,引發疾病。另外,現在人們還發現在重大事件尤其是創傷性事件發生時,還可能會發生應激性胃潰瘍。
研究證明,與心情相關的病有腫瘤、高血壓、糖尿病、胃病、冠心病、神經性頭痛、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幾十種疾病。壞心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病毒,我們絕不能對這些心理問題掉以輕心。
心身疾病與性格、生活實踐、工作環境、社會支持系統和身體狀況都有密切的關系,與文化程度的關系尤為密切。現在很多知識分子生活、工作的壓力很大,而這些人一般對自身的要求比較高,多愁善感、過分含蓄、缺乏戶外活動等“文人病”大量存在,加之不少知識分子自身缺乏承載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的心胸和勇氣,因此易引起抑郁、失眠,最終導致一些心身疾病的發生。
另外從年齡的分布來看,心身疾病患者主要是集中在20-40歲之間;從性別分布上看,女性患者則明顯多于男性。專家認為這些分布情況說明了很多問題,首先年齡集中在中青年,說明由于人到中年,父母的贍養、子女的教育、自身的事業以及臨近更年期的一些變化,這些都讓中年人這個群體處于一個心身疾病高發的危險區域。而一般來講,女性更多愁善感、愛操心或過于敏感,這些習慣都讓女性更容易受到身心疾病的侵害。
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心理問題引起的,但人們往往有意無意地回避心理醫生,寧愿從內科到外科各個科室輪流轉都不去找心理專家咨詢。“心病”用傳統的藥物治療往往都沒有多大效果,最多也只是起到一個治標的作用,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這也是很多因情緒引發胃病的患者反反復復治了幾十年都治不好的原因。
輕松愉快的心情、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再加上良好的人際關系、豐富健康的業余生活就是心身疾病最有效的“預防針”,而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最好能向朋友傾訴一下,在問題非常嚴重或已經影響到自身健康的時候,則一定要到專業人士那里進行咨詢治療。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