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會恐懼癥”與員工職場心態(tài)
年終歲末,一些公司單位的年會,成了工作之外的重頭戲。一份調查顯示,66.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患上了“年會恐懼癥”,25%的人因為年會表演節(jié)目而感到焦慮。“年會恐懼癥”折射出什么樣的職場心態(tài)?“年會焦慮”又透露出管理工作中的什么問題?
“怕年會”折射競爭焦慮
重慶讀者 李小姐
聚餐、抽獎、聯歡……年會,本是溫馨集會,現在卻讓一些員工不堪其重,這折射出整個社會的競爭焦慮。
公司企業(yè)生存發(fā)展面臨激烈競爭。請主管單位蒞臨、重要客戶參加,這已不是聯誼,更是單位實力的展示、社會關系的拓展。同時,員工也面臨激烈的職場競爭。年會更像一場較量,希望在領導面前一展風采、脫穎而出,給自己的職場表現加分。
這樣的年會恐懼癥,實際上與更大程度上的社會焦慮相通。中年職工奔波在單位和家庭之間,為孩子上學、老人就醫(yī)發(fā)愁,青年白領汲汲于首付、月供,大學生找工作“壓力山大”,甚至孩子們也要拖著行李箱般的書包開始“起跑線的競爭”……轉型期高昂的生活成本,不盡合理的社會結構,讓許多人感覺“危機四伏”,競爭成為“生活狀態(tài)”,焦慮成為“心理隱疾”。這樣的背景下,職場的年會,豈能不變了味?
“年會焦慮”啟示管理課題
青島讀者 于小姐
從單位領導角度看,員工的“年會焦慮”也體現出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員工重視年會,這樣的集體認同感、個人榮譽感值得贊賞。但如果年會變成了“負擔”,是不是也意味著這樣的問題:上升通道是不是不夠、激勵機制是不是不足,所以才讓年會成為比拼的戰(zhàn)場?是不是應該在工作中給員工更多的機會與更大的舞臺,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認識到這些問題,也才能讓“年會焦慮”轉化成一個單位發(fā)展的正面能量。
放在更大的視野中,“年會焦慮”也啟示社會管理中的相關議題。“年會焦慮”實際上也是“機會焦慮”。如果社會成員擁有的機會有限,社會的流動性減弱,激烈的競爭難免會產生普遍的焦慮。一個開放的社會,應該是流動渠道暢通、發(fā)展機會均等的社會。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浮躁還是焦慮,心態(tài)問題,都是現實問題。只有抓住了現實的癥結,才能真正理順社會心態(tài)。“十二五”規(guī)劃中“培育奮發(fā)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tài)”的目標,只能通過調整社會結構、改革分配制度來完成。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