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投票如何影響身心健康
在西方國家的大選日,當投票者步入投票站時,手中掌握的不僅僅是政治人物的命運,而且也事關自己的健康。研究發現,投出一張選票會對投票者的健康和行為有微妙的影響,有時這種影響甚至比較深遠。那么投票到底會如何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投票選舉,不僅被選舉人會感受到壓力,同時也會引起投票者的心理波動,投出選票之后,投票者因行使投票權可以提升精神和身體的健康,而且群體中大多數人支持的候選人當選,會讓自殺率降低。
投票或有利于身心健康
競選也會令投票者感受到壓力?去年7月,以色列海法大學和本·伽里恩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在投出選票前,投票者的皮質醇激素水平會增加,這種激素當一個人處于壓力環境下會釋放。當一個人身處投票室時,這種突如其來的身體和情感的反應會影響其決定。
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投票者在投票點要投出選票的時刻,究竟投給誰對某些人來說是一個有壓力的選擇。但當離開投票室時,行使投票權則會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和身體健康。因為,行使諸如投票權等公民權利是參與社會公眾活動的一個舉動,這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
支持的候選人失利 男性投票者睪丸激素會下降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選舉失利不但會令候選人失望,失利政黨的支持者也會對失利表現出心理和生理的反應。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候選人落選會令他們的男性支持者的睪丸激素水平在選舉結果宣布后的一個小時內經歷一個顯著的下降。女性支持者則未表現出一個類似的荷爾蒙水平變化。有趣的是,支持獲勝者的投票者卻未顯示出睪丸激素水平的激增。可見,對于選擇獲勝一方的投票者而言,勝利對其荷爾蒙水平并沒有什么影響。
另外,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一次大選結果揭曉后,網絡色情內容的搜索次數會增加。運用搜索引擎的統計資料,研究者發現,那些聲稱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獲勝的投票者在網絡上搜索色情內容的需求量有所增長。在美國2004年和2008年總統大選時都可看到這個趨勢。
群體中大多數人支持同一個候選人,自殺率會降低
根據加拿大森尼布魯克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者的研究,在大選日,在最終選舉結果尚未公布之前,重大車禍發生的可能性會增長18%。研究者為這個增加的趨勢羅列了一系列原因,包括“情感,不熟悉開往投票點的路線,以及潛在的駕駛技術不佳者都傾巢出動”等等。研究顯示,在總統大選當日平均會發生24起交通死亡事故。
2010年,一項研究考察了1981年到2005年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后自殺率的情況。研究發現,當一個州的大多數選民都選擇最終的獲勝者,那個州的自殺率就會降低。與此同時,若大多數人都選擇同一個落選者,這個州的自殺率也會降低。研究的主持者理查德·鄧恩將其歸因于社會凝聚力,也就是說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重要的是,同一個社群中的投票者分享了共同信念的感覺。相應的,不管選舉結果如何,住在這個社群中沒有分享同樣信念的投票者會感到更加孤立。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