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后的養生方法
清明節前后的養生方法
到了清明 作息要提前
為了能使陽氣更好地生發,人們應有意識地調整作息,早點起床。
7時至9時是辰時,中醫認為此時屬胃經最旺,如不早起會導致陽氣欲發而不能發,化為內火上擾心肺及腦,可引起人心躁、喉干、頭昏、目濁等不適。
因此,要盡量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向前調,早起后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還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增強抗病能力。
不妨喝點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而現代藥理研究認為,菊花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收縮力、改變心肌缺血的功用。
菊花與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養血柔肝,益腎潤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養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過,又會使肝木失于滋養,反倒傷肝,因此飲用菊花茶也要適量。
高血壓患者少食肝臟類食物
清明節氣前后是高血壓的易發期,人們保持心情舒暢。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清明節氣期間最忌食用肝臟類食物。還應強調低鹽飲食,做菜時要盡量少放鹽,以清淡為宜,同時應增加鉀的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
外出踏青,“動”宜適度
清明節還有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放松身心的習俗。不過,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這個季節并不主張人們大幅度地“動起來”。
老年人活動時心率應不超過105次/分鐘,呼吸應不超過24次/分鐘,中青年因人而異。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以及處于結石活動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強登山。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