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有節前休假恐懼癥嗎
你患有節前休假恐懼癥嗎
五一馬上降臨,人們都盼望著早點放假,可是等到真正放了假,又不知道該干些什么。這就是典型的節前休假恐懼癥。
節前:休假恐懼癥
專家解讀:壓力大是必然的,沒有壓力才是奇怪的,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經歷著的生活。產生這種亞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還是他人們過分追求完美,只想爭到第一,而從不甘心落于人后。對此,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平常心,不要過分給自己施加壓力。除了克服爭強好勝,另外還要克服嫉妒心理。如果發現自己時刻惦記工作,放假也得不到全身心的休息和放松,就應該考慮及時進行心理方面的調整了。
心理調節主要在兩方面:
(1)調節自己的認知:有這樣癥狀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所以,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視為自己人生價值的唯一表現,注意事業與家庭之間的平衡。
(2)有意識地減輕工作壓力:自己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將自己現時的所有工作項目和工作時間一一寫明,然后考慮哪些可以完全放棄,或至少暫時放棄,哪些可交由他人或與他人合作完成,訂出新的工作日程表。
專家提醒:五一長假要充分利用,好好放松,對于那些來自外地,興趣不廣泛的上班族要注意調節自我。可以到附近的公園或者郊外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或回家看看親人朋友,因為若一個人呆著,難免因太孤獨產生憂傷情緒,進而導致恐慌心理。除此以外,要爭取培養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抓緊一點一滴時間,通過聽音樂、閉目養神等方式將緊繃的神經放松。
節后:懊喪癥
專家解讀:患上這種病的人,一是因為假期時玩得太瘋,不僅沒有起到調整身心的目的,反而身心疲憊,以至影響了工作。二是因為有的人回顧假期,突然發現花了那么多錢,甚至遠遠超過了預期,就會沮喪不已。心想如果是在上班,不僅不用花錢還能掙錢,這樣里外的就會損失很多,真是不劃算。而還有的人甚至在假期之中也沒有好好放松過,到了假期即將結束時就更感到憂郁,一想到又要面對枯燥的工作,面對那些人和事就心煩,恐懼上班,甚至在上班當天想要逃避,不愿起床。
專家提醒:凡事有節有度。休假一定要適度,不要把假期活動安排得過滿。理想的狀態是在上班前一兩天,就能結束假期旅行,以便把自己的生物鐘和精神狀態都調整到正常。例如可以在家考慮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或做一份工作計劃,上網瀏覽最近的郵件等等,以便讓自己逐漸進入工作狀態。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