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等同于愛嗎
依賴等同于愛嗎
依賴不是愛,是什么呢?是對寂寞的恐慌,對無助的排斥,對自卑的掩飾。他們往往由于年幼時缺乏母愛和父愛,而懷疑自己獲得愛的能力,所以,一旦他們學會索取,就瘋狂地展開攻擊,他們必須與所愛的人寸步不離,以證明自己正在被愛而且并不孤獨。他們會被形只影單吞噬,他們不能忍受可能被遺忘的結局。正是由于這種高度的恐懼,反而可能造成悲劇——他們饑不擇食,來者不拒,索取無度,依賴的對象往往是容許他們去依賴的人,而不是他們真正所愛的人。
當這種對他人的需要逐漸成為識別自己和生活質量的唯一標準,當這種依賴完全控制了一個人的生活和情緒,他就已經換上了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人會真正愛上另一個人。無
論是不肯給男人一丁點自由的女人,還是上了大學還堅持接送兒女上學的母親,他們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肯定放手的依賴和自私,而不是真愛。當我們愚蠢的以為那是愛的時候,會發現,隔天他們對我們如癡如醉般的愛就完全轉移到另一個男人或者一只寵物那里去了。是的,如果那個男人或者那條狗比我們更容易擺布和控制,我們就會立即失去所有的“愛”。
真正相愛的人是不需要無時不刻在一起的,他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溝通和默契,是對彼此心靈的助長和贊許。他們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寬容以待;他們同時擁有自己的人格和世界,不容破壞。他們相容,并且相讓。過分的依賴,特別是對他人身體、時間、空間、物質的無度占據,不是愛,只是一種人格不夠健全的表現罷了。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