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都市生活的五大依賴癥
城市生活方式是什么?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過有媒體總結,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有五大“依賴癥”,那就讓我們來對照一下,自己有哪些“癥狀”。
手機依賴癥
青年時訊文章說,第一種“病”叫“手機依賴癥”,如今手機這種通訊工具所承載的職能已遠不只是一般溝通工具那么簡單,它的發明和使用給了無數職業經理人、白領精英和學生們增添了更多自我價值體現的途徑。與此同時,它的存在也帶給許多人群難以意識的困擾和心理疾患。
癥狀表現:手機忘帶心煩意亂、鈴聲不響左顧右盼、鈴聲一響條件反射、來電減少坐立不安等;
專家診斷: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楊玲教授認為,有些人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在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手機,無意識中手機成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來電數量突然減少或手機丟失情況下,這些人通常會出現上述反應。這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病癥,它只是人們經常使用手機后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問題的關鍵在于白領女性要多愛惜自己,為自己營造這個年齡應有的“綠色生活”,如郊游、健身、看書、聽音樂等,以此分散對手機的注意力,并適時給予自己“沒有手機打擾的日子真好”的心理暗示。
網絡依賴癥
癥狀表現:沒電腦不知道該如何寫字、沒電腦無法工作、不上網沒法安心睡覺等;
專家診斷:電腦的普及以及寬帶的家庭化都使網絡依賴癥患者日益增多。由于這一患者群體較大的緣故,還可以細分為:聊天依賴、網上沖浪依賴、網絡游戲依賴等等。在歐美,心理醫生已經開始高度重視這種由于網絡依賴癥導致的憂郁癥等。這種網絡依賴癥潛伏期很長,有時候網迷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痛苦來自何處,所以很難對自己的病癥有所察覺。要治愈網絡依賴癥,必須找心理專家進行治療。另外,也可以和家人多溝通和交流。
工作依賴癥
癥狀表現:失眠多夢、疲勞抑郁、無法迫使自己停下手頭工作等;
專家診斷:依賴工作的人,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很充實,他需要靠別人對其工作的評價來肯定自己,并且逐步會轉變成衡量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歸根到底,這是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和自己不自信的表現,患上工作依賴癥的人往往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只有在工作上得到承認才有存在的價值。避免陷入這種工作依賴癥的辦法只有自己學會尋找工作之外的其他樂趣,工作可以擺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決不能是個人生活的全部。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