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當下白領的 “屏幕奴隸”狀態
上下班路上還在收發郵件,到了家里還要和客戶、同事用微信、飛信等軟件保持聯絡,這是如今很多白領的生活現狀。近日,英國特需理療師協會發布報告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在不知不覺中延長了使用者的工作時間,平均每人約兩小時。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滬上白領的關注。對此,心理學專家提醒,下班后用智能手機等設備處理工作應當適度,切勿做“屏幕奴隸”。
碎片時間里也保持工作狀態
日前,英國特需理療師協會針對白領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情況,做了一項調查。協會調查了英國兩千多位白領工作者,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因為智能手機等設備的普及,不得不在上班時間之外繼續處理工作, “無意識加班”時間平均達到2小時18分鐘。
該協會警告稱,智能手機等設備正將使用者變成 “屏幕奴隸”。超時工作的不良后果,除更易導致頸椎和背部疾病外,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壓力,由此導致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隱患。
這一消息經國內媒體轉載后,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微博上,不少網友算起了自己因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延長的工作時間。有網友評論道, “暈啊,這些電子設備在讓我有效利用碎片時間的同時,也使我隨時隨地處在工作狀態中。”
下班后繼續用手機收發郵件
滬上白領是否因為使用智能手機,而易處于“無意識加班”的狀態中?記者隨機采訪了兩名白領。
在本市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朱小姐說,她的工作主要是與客戶保持聯絡,在活動之前和各方確認信息。晚上六點下班以后,她依然會收到很多郵件,每收到一封,她的智能手機就會自動跳出提示。而她每看到一封,就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回復。這樣一來,即便在家里,她也一直在做大量收發郵件的工作。有時在吃晚飯時,也會做出“解鎖、查看、鎖屏”這一系列連貫動作。朱小姐坦言,“智能手機看似節約了我的時間,但其實把它帶在身邊,讓我覺得很累。 ”
由于向她咨詢的人很多,除了睡覺時間外,她的手機上,QQ、微信一直保持在線,經常有學生和家長通過這些軟件向她咨詢,讓她沒有了上下班的明確界限。
好文推薦: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