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孩子青春期的異性效應
異性相吸,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共識。許多人可以在異性面前非常愉快地完成那些在同性面前極不情愿完成的任務,有時還表現得十分勇敢、機智,這種現象,在社交心理學上稱之為“異性效應”。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交往中,如果能正確而恰當地運用“異性效應”,則往往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異性效應在青少年中的作用
1、利用“異性效應”取長補短,豐富和完善個性
進入青春期后,少男少女由于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現,使身體外形及體內機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變化既影響周圍人們的評價又促使自己性別角色認知的發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異越來越明顯。男孩子往往性格開朗、勇敢剛強、果斷機智、不拘泥于細微末節,不計較于點滴得失。當然也有的男孩驕橫粗暴,逞強好勝。女孩子則往往文靜怯懦、優柔寡斷、感情細膩豐富、舉止文雅,有較多的被動意識。男女同學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發現對方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個性。
2、利用“異性效應”提高學習與活動效率
男孩在思維方式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較高;女孩在思維方式上多傾向于形象化,觀察細致,富有想象力。因此男女同學在一起學習就可能相互啟發,使思路更加寬闊,思維更加活躍,思想觀點相互啟迪,往往能觸發智慧的火花。在活動中男女同學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顯效果。在活動中適當運用“異性效應”,可以使男女同學在異性面前竭其所能,努力出色地完成任務。
3、利用“異性效應”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學生由于性意識的發展,往往非常留心異性同學(特別是自己喜歡的異性)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喜歡對異性同學評頭品足,同時男女同學又都很重視異性對自己的評價。男女同學在評價對方的同時,當然也一定會注意規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從而在評價別人中學會評價自己,使自我評價能力得到提高。
4、利用“異性效應”激勵自己奮發向上
由于“異性效應”,青春期的男女學生都希望引起異性的關注,都希望能以自己的某些特點或特長受到異性的青睞。事實證明,有些對家長和老師都不順從的男孩,在女孩幫助下,卻能夠逐漸要求自己專心學習,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由于“異性效應”,男孩往往為此激勵自己,使自己成績優異,談吐文明禮貌,舉止瀟灑自由,服飾整潔大方,富有探索精神,具有豁達的胸懷和男子漢氣質。女孩也不知不覺地對自己提出了要求,學習刻苦努力,舉止優雅大方,待人溫文爾雅,言談風趣,富有修養。這種異性間的相互激勵成了男女同學發展的動力和“促進劑”。
5、利用“異性效應”增進男女同學間的友誼和團結
在開展班級活動時,注意男女同學的搭配,男同學生病了,讓女同學去探望;女同學行李重,讓男同學去幫忙。諸如此類借助“異性效應”的作法,可以形成一種愉快喜悅的氛圍,使集體成員之間產生一定的情感依戀,增強集體的凝聚力。這可以消除學生進入青春期后所產生的煩惱和對異性的神秘感,使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正;,在集體交往中形成純潔的友誼。
當然,男女同學在交往中既要無拘無束、坦誠相待,相互激勵、共同進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別,適當把握異性之間交往的“度”,才能使異性交往健康順暢地進行。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