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職場女性頻繁換工作的心理
現代都市生活,生活品質都提高了,所以人們最求工作的要求也高了,都希望自己能找個好的工作,以為自己學歷高就該有個理想的工作,卻不想自己的工作經驗是否夠足。
變換方式生活,調整工作空間,實現自我價值,是現代女性頻繁跳槽的普遍心態,而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也成了她們跳槽的理論依據。
對于剛剛步入社會、沒有多少工作經驗的年輕女孩來說,要尋覓一份理想的工作并非易事。于是,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在年輕女性中更為突出,她們求職擇業,不再像過去一樣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寄希望于積累工作經驗以后,等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后,再找一份理想的工作。
印象中,女人的就業觀是穩定壓倒一切,求穩是她們求職擇業的首選。然而,隨著獨立意識的增強,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空間,表現在職業上便是頻繁跳槽,熱衷打短工。
工作的壓力太重,壓得你喘不過氣;工作的環境太差,得不到好的待遇;特長難以發揮,實現不了自身價值……這一切都預示著:你不再需要這份工作。白領麗人愛跳槽,這是權威部門抽樣調查的結果。調查顯示,有過1-2次跳槽經歷的白領女性為45%,其比例高于男性14個百分點。這些“跳槽巾幗”,大多條件優越,年齡在18-28歲之間,外貌氣質俱佳,學歷在大專以上,大多為未婚,以從事文秘、行政助理、辦公室管理、營銷等職業居多。她們不怕下崗,不斷地跳槽,尋找新的挑戰與機遇。她們謀職的理念既實在又實惠——能干則干,不干則走。
妍畢業于一所著名的大學,學的是中文專業,在校時就有才女之稱。4年前畢業分配到圖書館工作,干了3個月,年輕活潑的她感到渾身不對勁,上班一杯茶,一張報紙,幫領導打印材料,或接電話。經過再三考慮,她不顧家人、親友的反對,毅然辭職,應聘到一家房產開發公司當秘書。開始時她干得還比較順心,但后來在一次單獨和經理出差途中,這位有婦之夫開門見山地許以重金,要求妍做他的“金絲鳥”,妍一口回絕了。隔日,她就遞上一封辭職報告,炒了老板的“魷魚”。接著她又到另一家房地產公司打工,說是做辦公室工作,但老板一會兒要她幫交手機費,一會兒又要她幫接送小孩到幼兒園……妍感覺自己簡直成了勤務員。一氣之下,她又跳槽了。就這樣,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她換了八九個工作單位。問她頻繁跳槽的原因,她笑稱,選擇一項新工作與離開一個企業都是有原因的,也可以說是一種雙向選擇的結果。如果自己感覺公司的發展前景不好、工資待遇或能力得不到發揮,自然就會離開。現在感覺不時換換新環境,對自己也很好。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