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比照相好看30%? 專家:都不真實
近日,一條微博在網上瘋傳,微博稱鏡子中的自己會被美化30%,而照片中的自己才接近真實長相,網友們看了紛紛哀嘆“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那么,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照鏡子比照相好看30%?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照鏡子時大腦自動進行腦補,所以照鏡子的時候并不是真實長相,大概比真實長相好看30%。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照相時感覺不像自己的原因。”昨日,這條微博被轉發13392次,評論多達2321。
多數網友認可照鏡子比照相好看。隨機抽取網上50個評論,有34個網友認為鏡中的自己比照片更好看,占比68%。
網友“喜怒無常情緒女”說:“難怪每次照鏡子覺得皮膚變白臉瘦,卻總有人說我黑了也更圓了。”
網友“強子de強子”也說:“怪不得長時間照鏡子會產生長得還不錯的錯覺。”
網友“Darin_Yao”嘆道:“照鏡子就覺得丑,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不是我的底線,我還可以丑得更徹底。”
也有網友持不同意見。網友“亡姬_Athena”說:“照片比鏡子里好看不科學”。
網友“蓽諾”則對30%這個數據表示懷疑:“真是某個專家對比出來的百分比?”
其實都有失真
一個人照鏡子和照相為什么有差異?這是由于兩者成像原理不同造成的。“照鏡子遵循光反射原理,呈現在鏡中的是虛像,也就是左右相反的像。相機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鏡,通過光折射形成實像。從這個角度說,照片中的自己可能更接近自己。因為,照鏡子時你看到的是左右對稱的你。”
“但這不能說明,照片中的自己就是真實長相。”攝影師補充說,“照片效果受各種因素影響:光線、距離、布局結構、拍照人技巧、表情等,有時因為鏡頭產生畸變。所以,照片并不能如實反映出真實相貌。有人可能覺得自己某張照片很上相,另一張卻很丑不上相。其實,無論美丑,都是一種失真。”
心理分析:出于心理暗示
為什么有人覺得照鏡子更好看?心理顧問表示,更多出于一種自我心理暗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好看點,不滿意就會調整照鏡子角度、表情、距離,直到滿意為止。久成習慣,就會對鏡中自己越來越喜愛。這跟照鏡子時的心情有很大關系,心情好自然覺得什么都美好。如果心情抑郁失落,恐怕不會覺得鏡子里的自己好看。
照相由于光線、角度等原因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沒想到的是照鏡子竟然也會收到心理暗示的影響而發生失真的情況,至于是否好看30%,專家表示“照鏡子可能產生一定程度自我美化,這是無法定量的。”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