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正確的生氣
生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事情,生氣并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過于的生氣一定會給自己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呢,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要學會正確的生氣。
觀察內心 理性思考 真誠表達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因工作煩心遷怒家人、溝通不暢大發脾氣、被人誤解郁悶在心……雖然知道生氣于事無補,還會傷人傷己,不斷告誡自己要忍耐,但再怎么壓抑都不管用,爆發出來的怒火常讓身邊的人感到恐怖和受傷。
實際上,憤怒是一種進化而來的情緒,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它蘊含強大的能量,幫助我們適應外界環境,使我們產生勇氣去保衛家園和親人,守護一切我們在乎的東西。生氣同樣也能幫你維系人際關系,例如你的好朋友冒犯了你,你適當地表達憤怒,他可能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就會向你道歉或彌補已造成的傷害,至少以后不會再犯。從長遠來看,這對維系關系是有好處的。所以憤怒并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你如何對待它,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正確地生氣。
首先,要覺察自己內心的憤怒。在暴怒之前,有很多的小憤怒,花點時間覺察一下自己內心情緒。如獨自做一分鐘的深呼吸,然后閉上眼睛,和憤怒“待”一會,想象自己是個對憤怒非常好奇的外星人,放下評價、譴責與排斥,帶著好奇心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例如胸腔是否有股氣要噴涌而出、心跳是否加速、全身肌肉是否緊繃等;然后再感受自己內心狀態:可能除了對他人的憤怒,也有對自己的不滿,還有受傷、委屈、害怕等。經過覺察練習,憤怒會慢慢消解,而不是被壓抑到內心深處。
然后,回歸理性思考。探尋憤怒背后的原因,獲得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到底是什么點燃了心中的怒火?(對方是有意還是無心?自己是否想太多了?)合適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對于這件事,我的目的是什么?直接大吼大叫或者生悶氣有助于解決問題嗎?怎樣做才是真正有利的?)當你清醒地嘗試去回答這些疑問時,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隨之冒出水面。 最后,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目的是為了修復彼此關系,重新找到關系中的平衡,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出口惡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表達自己的憤怒時,保持真誠的態度,以相對客觀而不帶批判的方式說出來。例如,“哥們,你昨天當著所有人說我做錯事,我感到很沒面子。”而不是指責對方“為什么你要當著所有人這樣說我!你有沒有把我當你兄弟啊!”相對于后者,前者會讓對方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你身上,去考慮你的感受與情緒,從而向你道歉,日后他也會調整對你的方式,你們的情感經此反而更加深厚一些。
適當的生氣可以很好的釋放我們的自己的壓力,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過的更加的好,那么你是不是了解了呢,知道我們應該如何生氣才行呢,希望上面的文章可以很好的幫助到你呢。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