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而動 不被追求快樂拘束
快樂是每個人的追求,但是有很多很多人為了追求快樂想盡了所有的辦法,拼命的去賺錢,但是很多人發現,其實這樣子根本得不到快樂,或者在很多時候,享受快樂的時候已經沒有了。
周末我花時間打掃我的公寓。當我從紐約搬到舊金山后,我住在一個小工作室里。為了遵從過上簡單生活的這個意愿,我丟掉了一大堆的私人物品。隨著時間的累積,物品也在逐漸堆積。自打我搬離后我開始有意識地花更多時間在學習,獲取經驗和機會上。公寓大清掃讓我意識到我也必須辭舊迎新。
將公寓和私人所有物聯系起來是比較容易的,我有一個巨大的衣櫥,但是容量已經塞滿了,因此丟掉老物件是必要的。但是涉及到一些不是實物性的事物,諸如:過去的感情、故事和愿望呢?這些觀念在我們的心中絕對占據著很大的分量!你的心自然尚未達到容量的極限值,但的確隨著時光流逝,需要內省自心,讓你的心有機會煥發新的生機。
當我們意識到成為“優秀的”、“理想的”、“完美的”的此類觀念其實可以丟棄,而抱著“隨它去吧”的這種有意識且經常性的態度是一項非常有益的實踐。當你歡樂時,你內心也會有一種憂慮。即對歡樂不長的擔憂,緊握住一絲一縷的快樂。但是這種執著會破壞掉你的歡樂。正如夕陽下正在觀賞落日,忽然你冒起一個念頭:“惟愿此刻長存我心”。事實上在你想到的那一刻,歡樂也就溜了。不要試圖將一切的念頭束縛在你的心中,我們也就逃脫了對喪失的恐懼、負罪感、內疚感等的束縛。抱著隨它去吧的這種態度并不會破壞你的歡樂時光,反而它會幫助你珍惜在無常生活的珍貴時刻。
假如隨時保持緊繃,會發生什么呢?想像你曾在年輕時有過一次慘痛的被甩經歷,假如你彼時深深陷入痛苦中,背負著這個沉重的感情債務,二十年后,這已經是種你潛意識里自己背負的人生重擔了。日積月累,負擔一點點增重,直到有一天你自己不堪重負。
麥克·森格兒在《靈魂翱翔》中寫道:“在游戲中你必須提前知道的準則就是無法逃避真實。盡管知道這個原則,但是失敗無可避免。試圖成功的前提是失敗許多次。這個法則相當直截了當:當你試圖成功,那就盡快行動,因為接下來會更加艱難。想象成功、談論成功或者僅僅只是一時的安逸并不能讓成功之路輕松。如果你自己想得到自由,那就直接行動。因為未來之路并不會因此你的意愿而變得輕松。”
假想你正在憤怒的情緒中,給你的注意力中帶了一絲情感,你注意到后的剎那,你有如何進行的選擇權:要么繼續憤怒下去,要么體察到憤怒的情感而選擇放棄憤怒。
隨它去的第一階段就是允許這類情感的發生。
允許你自己失去理智、喪失判斷、毫無害怕,盡情地暴怒吧。你突如其來的念頭是控制自己不要生氣,因為憤怒的感覺就好比疼痛,作為人類,避免疼痛是天然反應。允許憤怒并且對接下來你要做出的任何反應敞開懷抱。
第二階段就是去感受這類情感。
當你試圖抵抗負面情感時,它反而會更強大?咕軙⻊撛斐鲆环N負能量吸鐵石,你的關于憤怒的想法能量等會給你造成嚴重的負擔。花越多的精力朝向你憤怒感,隨它去的這種想法就越發艱難。只是沉浸體驗,不要否決你的憤怒。
第三階段就是讓你全然浸淫于憤怒中。
冥想你是深林中一條靜靜的河,突然上游的大壩決堤,水流開始噴涌,向岸邊撲打過去。此時的河水就是你憤怒的情緒,讓河水擊打你的全身。如果你試圖阻擋河水,只是暫時的會有所停頓,然后最終大幅度的噴涌。
最后階段就是屈服于這種情感中。
當情感的爆發后,停頓并注意到你內部的改變,當你不再試圖阻擋后你會有舒緩的自由感。讓河水緩緩流過,這時你創造了生命的留白空間。彼時一切安好。
所有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隨心而行,不要整天去追求快樂,不要為了追求快樂而快樂,我們需要隨著自己的內心,心理上的快樂也許才是真正的快樂。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