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 依賴成癮怎么辦
在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的,青春期的人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的,常常聽我們的父母說,現在的我們的一代是吃的蜜糖長大的,所以對于年輕的我們來說這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既然這么幸福,那就好好地、快快樂樂地長大唄。可是沒有這么簡單,原本以為生產力的解放,物質的豐盈能讓我們活得更開心。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更多的是我們被外在很多規則、制度和物質所束縛。年紀輕輕的時候就要考慮將來的事情,如何考個好大學;如何找工作賺錢;如何買房子還貸;如何處理變化莫測的人際關系,在這個連愛情和婚姻就好比快餐一般的時代,我們年輕的身軀里裝載了一顆非常沉重、疲憊和憂慮的心。這又如何讓年輕人活得瀟瀟灑灑呢?躁動!是唯一可以表達的,也是最快的手段。因為躁動不安,有些人迷茫了,開始封閉,變得憂慮悲觀;有些人更加狂躁,沒有耐心,變得更容易攻擊他人;有些人開始用酒精、香煙、毒品、網絡開始麻痹自己。沒有希望,沒有意義,存在之虛無,那種空虛感和無意義感,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變得抑郁、侵犯、成癮依賴!
本來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應該是用一種其他年齡段沒有的姿態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但是在這個姿態上我們遠遠不足于跳廣場舞的大媽們。每天除了正常的上學,上班,按時放學,下班,閑暇之余抱著手機或電腦,連基本的活動量都達不到,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有人會說,因為我無聊啊,我不知道出去干什么?但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放不下手機和電腦,就不會體驗到外面生活的精彩,偶爾休假的旅游是彌補不了內心的空虛感和無意義感的。
對于這樣的生活,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厭倦!對,是厭倦。為什么我們都期待來一個裸辭,開一個書店,進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因為厭倦了當下的生活,當下的生活已經讓你在意識中無比的厭倦,毫無新鮮感。所以,你內心里就出現了一個對未來的期盼或向往。看著別人在朋友圈里發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我們都羨慕不已,心里盤算著自己什么時候也來一次。可是我知道,這個預期的時間不知道什么時候,或許很久都不會有。因為你意識里面早已充滿了對生活的無趣感和無意義感,在被生活壓力壓垮之前你的習慣性逃避是不允許你做出那漂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會抱怨,這不是我的錯!是社會大環境的錯,我阻止不了房價的飆升,甚至來不及掃視一下城市的變化,就淹沒在物欲之流中。在我們每天為了工資福利勞心勞力的時候,你是否想過你要過怎么樣的生活?你是否想過要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姿態去面對生活,而不是日復一日的朝九晚五,然后回家玩玩手機,洗洗睡。生活,不懂得歧視,不管你的身份、學歷、和職業,它只會為你設立一道門,你是愿意推開還是靠著門睡去。忙!不是抱怨生活的借口,成功的人為什么能成功,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天都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而不是踏著眾人的步伐。
“生命的意義在每一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我們常把寂寞空虛冷掛在嘴邊,事實上很多人的情況還真是這樣。年輕人開始發現不了生命的意義,生活中的美好,抑郁讓抑郁者更抑郁;不耐煩,暴躁與極端讓人變得更具有侵犯性;而心理依賴讓吃飯玩手機成為一道新異的風景。我的朋友,該拿什么拯救你?答案很簡潔就如老子的“道”——發現生命的意義。
根據意義療法,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
第一,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簡單理解就是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熱愛的事情,不要跟我說很難,這是個人的事情;
第二,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一個人。可以做一次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情,或許你可以嘗試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度。這個對于很多身處異鄉的年輕人最有體會,當你一個人在陌生的都市時,困難面前你會采取哪種姿態?
如果我們也遇到了抑郁,依賴成癮的問題的話,這些事情是一定需要去注意的,不然就會給自己的青春帶來很大的損害的呢,對此你是不是也清楚了。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