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極生悲的話 傷心有傷身
古人有云,樂極生悲,樂極生悲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都有發生的,樂極生悲的情況我們需要更多的了解,不然會給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啦!
“樂極生悲”就字面而言是指快樂到極點轉而會發生悲哀的事情。這個詞語其實反映出了一種稱為“心理擺效應”的心理狀態,它是指人的情緒就像鐘擺,一頭擺向“快樂”,一頭擺向“悲傷”,當人開心程度越強烈,此時“心理斜坡”就越大,就越容易擺向相反的、極度的情緒(悲傷)轉化。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體驗到“心理擺效應”,如我們和久別重逢的朋友聚會,一開始暢聊、大笑、高歌,可是曲終人散,卻更加寂寞、彷徨;又如我們終于得到了期望中的晉升職位,可是幾天的興奮過后卻常常會陷入到新任務、新挑戰帶來的焦慮不安等。“樂極生悲”就是“心理擺效應”的極端表現,是過大的心理斜坡造成的危害性后果,如我們熟知的“范進中舉”,就是在突然接到中舉人的通知后,范進大喜過望后“失心瘋”了。
大起大落的情緒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很大的傷害,要避免這種情況,需要理解情緒情感的強度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避免大悲要先避免大喜,在喜悅來臨時保持一份平和、清醒,在悲傷到來時才能多一份安詳和鎮靜,不得意忘形,也就不會樂極生悲。
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我們的身心才能更加的健康,樂極生悲的情況我們需要避免。
相關文章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