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焦慮存在哪些誤解
焦慮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很多人以為焦慮癥的危害是很大的,焦慮癥確實對我們有影響,但是我們對于焦慮癥也有太多的誤解啦!
焦慮癥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癥。焦慮癥是情緒困擾的一種,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但這與精神分裂癥的腦部化學遞質有所不同,因此,焦慮癥絕不等同于精神分裂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有幻聽、妄想等情況。
焦慮癥主要是個人性格問題,通常都較為內向。必須將性格完全扭轉過來,才可能克服焦慮癥。
真相:部分焦慮癥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較內向,但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家族遺傳、腦內化學遞質分泌因素,長期處于沉重壓力之下、個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也有重要影響。因此,無需刻意扭轉性格,“有的放矢”才是關鍵。
無論焦慮癥有多嚴重,靠個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目前的情緒困擾,確實對緩解有積極作用,但單靠個人意志并不能克服焦慮癥,還需要專業、系統的方法才能成功,如專業自助書籍、心理咨詢,較嚴重的更需藥物幫助。
只要定時按量服用精神科藥物,就可以治愈焦慮癥。
真相:藥物確實對焦慮癥有一定幫助,但焦慮癥的成因并非純粹生理因素引起的,個人適應不良的思維模式和處理壓力的錯誤方法也是關鍵所在,因此藥物治療和心理咨詢是相輔相成的。
患上焦慮癥的人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只要學會放松心情、去旅游散心、或到養生館做個“水療按摩”就好了。
真相:沒錯,很多焦慮癥的朋友平時都不懂得放松自己,所以放松心情、過均衡的生活,對緩解焦慮幫助不小。但是,焦慮癥并非單純是生活過度緊張的問題,焦慮情 緒背后的負面思維方式和與之相關的負面行為才是關鍵。況且,減輕眼前生活壓力,如散心游玩等方法,很多時候只能治標,我們總不可能天天旅游或做水療按摩 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須針對焦慮癥發生和維持的核心問題。
生活上不時會出現焦慮的感覺,這些感覺出現就代表患上了焦慮癥。
真相:日常生活中有焦慮的感覺是人之常情,沒有誰可以做到真正的無憂無慮。首先,我們分辨自己的焦慮是否“過多”、“長期”、“不必要”;其次,我們也要留意這種焦慮情緒是否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如導致不能上班、上學等。只有滿足以上兩條的焦慮才需要我們重視及處理。
那么你是不是了解了,知道其實我們對于焦慮癥有著很多的誤解,這些誤解讓我們對焦慮癥產生很大的恐慌,給我們造成影響。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