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對尋找實物很有效么
尋找失物是很多人都非常在意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都要去尋找失物,但是找東西卻是非常的痛苦的,那么在尋找失物的時候我們自言自語一下也許就很有效啦!
自言自語不是病
當你在街上看到一個人在自說自話,一般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認為這個人正在用耳機打電話;二是這個人看起來像個瘋子,得跑遠一點躲開他。一個人自己跟自己說話,往往被看作是精神問題的一個特征,但最新研究介紹,自言自語有其實用功能。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自言自語能幫助人們更快地找回丟失的東西。
用嘴巴說出話來,特別是重復念叨,有助于集中精神處理事情——這種做法對尋找失物尤為有效。
兩位教授稱,這項研究的設立,是受到那些為了尋找商品而在超市里念念有詞的消費者們的啟發。從超市回到實驗室,他們就構思了兩個實驗,檢驗自言自語是不是真的對尋找東西有幫助。
在第一項實驗中,他們對受試者展示了20張生活中常見物品的照片,然后指定一幅讓受試者迅速找出。前后兩次的實驗中,第一次要求受試者保持安靜,第二次則要求受試者嘴里一直念著要找的東西的名稱。結果發現,自言自語比保持安靜能更快找到目標。
在第二項實驗中,受試者被要求在超市中尋找多種物品。同樣分為保持安靜和自言自語兩種情況來完成購物任務,最終結果仍然與上面相似,自言自語地能更快地完成任務。
自言自語好處多
心理學家認為,自言自語不但不是件可笑的事情,還是一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甚至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過往的研究建議,孩子在學習動手技能(比如綁鞋帶)的時候,自己念著步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動作。
依據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一項調查,不少人搭載公共交通時會以低聲哼唱或對自己說話的方式來疏緩壓力,但多半會把聲音壓低到“聽不見的程度”。研究人員指出沒有必要過分壓低聲音,自言自語就像寫日記,是以很正面的方式作自我反省。
瑞士弗里堡大學的研究指出,遇到煩心事想找人傾訴,但是你的嘮叨可能讓朋友覺得不耐煩,或者找不到合適的傾聽者,不如試試自言自語。與自己說說你的煩惱與不滿,一來可以調節自身情緒,二來能夠理清頭緒,幫助自己更理智地看待事情。而且不會耽誤別人的時間,更不會泄露自己的隱私。
德國的心理學研究認為,自言自語是消除緊張的有效方法,有利身心健康,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自我保健方式。當你心事重重無法走出緊張心境時,如果有機會聽聽自己的談話,并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或許你就不會再鉆牛角尖,而使緊張的心境平和下來,從而恢復心理平衡。
除此之外,當我們內心存在困惑的時候,說出來可以幫助自己理清思路,找到答案。因為語言反饋給大腦之后,能刺激腦神經,促進思考。
所以說,我們尋找失物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們需要好好的尋找方法,對自己自言自語也許就是很有效的啦,這對于我們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