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心理是什么呢
日常在為人處世時,時常會因一句很平常的話語,為之讓有些小人出現(xiàn)懷恨在心想法,繼而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會遭到報復,如:砸自己的車窗、別自己的家門的鎖子等,但一般這都不會出現(xiàn)財產(chǎn)丟失現(xiàn)象。那具體報復心理是什么呢?
什么是報復心理
報復心理是一種屬于情感范疇的狹隘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會尋找各種機會對同學、朋友等,采取不正常的手段甚至用暴力進行攻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將報復心理理解為:本能的一種應對、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護機制。報復作為一種保護自己利益不受損失的反應是應對、反抗外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御保護機制。
報復心理的特點
1、對立統(tǒng)一性
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chǎn)生一定量的損害,那么前者的報復心理會期待讓后者也產(chǎn)生不低于該量(一定量)的利益上的賠償或也產(chǎn)生不低于該量的利益上的損害。這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牙還牙,以血還血。而如果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chǎn)生一定量的增益,所以人不會傻到將自己所得利益全部讓給曾幫助自己取得這些利益的人。人們通常感恩的方法是給幫助過自己的人滿意的利益以示酬勞感恩。
對比報復和感恩,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報復是為了索回自己損害的利益,報復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損害。而感恩則是在已經(jīng)取得一定利益的前提下,拿出部分利益來酬謝幫助過自己取得這份利益的人,以鞏固自己取得的利益,這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利益不損害。
2、債務性
一個人的行為對另一個人的利益產(chǎn)生損害,在前者為對后者的利益損害做出利益賠償之前,后者的一般心理狀態(tài)為:我先在心里記下這筆賬,總有一天,我要讓你血債血償。后者一般會要求前者對其利益損害做出賠償或后者會做出一些行為讓前者也產(chǎn)生利益損害。直到前者做出對后者的利益賠償或后者也使前者產(chǎn)生利益損害后,后者才會停止對前者的報復。
如果前者認為自己對后者的利益損害負有責任,并承諾對后者進行賠償,后者的利益損害便構(gòu)成了兩人之間的債務問題。當然后者的利益損害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可賠償可能則為金錢。
同樣,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而產(chǎn)生了增益,那么前者便已對后者產(chǎn)生了某種債務,而這種債務只有當前者給后者滿意的利益時,債務才會消失。前者的利益增益可能是權(quán)利地位得到提升,可后者所得可能則是前者金錢。
3、焦慮性
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產(chǎn)生損害,前者的心理會產(chǎn)生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就是說,會讓前者產(chǎn)生焦躁不安、憤怒、呼吸不暢、難受等心理反應。這種焦慮反應只有在后者對前者做出相應賠償或前者報復了后者之后,才會消除。利益損害讓人產(chǎn)生了報復的焦慮反應,而得到利益賠償或報復利益攸關方之后報復的焦慮才得以消除。
另一面,一個人的利益因另一個人的行為產(chǎn)生增益,前者的心理也會產(chǎn)生焦慮反應。這里的焦慮反應則更傾向于是一種擔心、憂慮、顧慮等。感恩的這種焦慮反應是擔心憂慮自己所得到的利益會否失去。感恩的這種焦慮反應只有在前者讓后者也產(chǎn)生滿意的利益增益之后,才會消除。
在看到上述有關報復心理的介紹,希望大家都能重新認識報復心理的具體含義所在,實際報復心理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果日常經(jīng)常性的出現(xiàn)報復,家屬或親人就要尤為的重視起來,積極的進行心理咨詢和醫(yī)治。
-
有正確的自我觀念 心理更健康心理健康是如今很多人都追求的,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總是會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人的壓力,因此心理健康就很難維持。尤其是青少年,更容
-
青少年好勝虛榮心理要克制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理誤區(qū),很多孩子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如今,青春期的孩子為什
-
90后大學生 容易踏入心理陷阱90后這一代人,沒有70后的樸實,沒有80后的沖勁,給人一種十分叛逆的感覺。很多90后的大學生從來都不注重心理健康,很容易走進心
-
家長要預防孩子青春期社交障礙我們每天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會和比人打交道,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社交。但是,諸位有沒有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
-
處在青春期 怎么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青春期,青春期和情緒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和心理健康有關聯(lián)的。因為,處在青春期的時候,自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