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被“人肉”怕了,網友流行曬匿名隱私?
他她提示:“大年初三的時候,我回辦公室加班,收到老板的“大”紅包, 足足10元呢,哇哈哈!別的同事我不告訴他們。”就這么一個代號“#9283”的網友帖子,在網上寫下了一個小秘密之后,他離開了,卻引來了足足50多個回帖評 論。大贊該公司“有個性”,紅包果然是“意思意思”就好。新春假期里,“曬隱密”成了大家發泄的渠道。
國內某知名互聯網評論員指出,“人肉搜索”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達到維護道義的目標。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輕易對當事人下道德判斷,進而不顧對方的隱私保護權利,將其姓名、電話、住址、單位、身份證號碼等一一公布,就有侵犯公民權益之嫌。甚至還會引致法律上的糾紛。
一邊曬隱私,一邊窺秘密
常在網上“曬隱私”人,大多都是“憋不住秘密”的人———
網友“小A”過年前找了個好朋友假裝“女朋友” ,應付來自父母的壓力。“爸媽好不容易過來廣州過年,催得我耳朵都起繭了,只好暫時請她幫忙了。”小A在網上苦惱地“曬”著,“還好她是我的朋友,不用花錢。也就吃吃飯、看個電影。看著我媽那著急樣,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告訴我的‘冒牌’女朋友, 只要等爸媽過完年十五元宵離開之后,我們就可以不用‘演戲’了。”其實,我也挺喜歡她的,只是一直說不出口而已。
小A的秘密引來了大堆的粉絲天天回帖,一來支招,二來關心“劇情”的發展。一邊是“曬秘密”的人,一邊窺秘密的也熱熱鬧鬧的。記者在這個網站上了解到,過年父母要求“探親”的越來越多,因此
一邊是發泄,一邊是隱私
“大年初三的時候,我把家里的相機弄丟了,逛街的時候沒留意就不見了。沒敢告訴爸媽,怕大過年被罵。”常常在一個他她兩性健康門戶的網站上發帖的李小姐,過年的時候也沒閑著,發帖去了。
記者在這個叫做他她網的“曬隱私”頻道看到,以紫色作為主頁顏色基調,網站上表示除了“曬”之外,還列出了眾多網友的評論。網頁上還有大量網友自發的隱私,全都是用數字代號,讓人查不出來源。李小姐透露,只要一有空閑,她就會去這個網站說說心里話或看看新帖。“我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不管發生什么事都不大和父母、朋友說。工作以后,同事之間有競爭,不能說的話就更多了”。
網絡儼然成了“藏寶洞”,成為李小姐說話的地方,傾訴著自己平日不能隨便說、又十分想發泄的秘密。自從去年第一次壯膽在網上說了一件始終令自己內疚的事情之后,竟然獲得眾多網友的理解和寬慰,人立刻輕松多了。于是,她常常將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壓力和不愉快的事,拿到網上公開,訴訴苦悶,發發牢 騷。 例如踢飛隔壁家的小狗,看到喜歡的女孩就腿軟這些“新鮮”事也時有出現,更多的是網友對此的出謀劃策和意見。
“但我不能讓認識的人知道。”李小姐表示,以前經常在網上某些大型論壇發表文章,但每次發帖的時候,都很小心翼翼,生怕“人肉搜索”就可以找到現實中的她。“凡是涉及人名的,我都用代號,凡是涉及單位的,我也用代碼。”
一邊是常態,一邊是變態
“我是聽朋友介紹之后去看的,這個網站上的‘曬隱私’內容70%以上是與性和情感有關。”網站中的秘密內容大多以聳人聽聞的故事吸引網民的眼球,越是奇怪的事,越能博得高的點擊率,有部分內容甚至是冠著“秘密”頭銜的色情故事。他她網中的不少秘密,據稱都是秘密主人公的親身經歷,有些秘密中,還隱約提到有關人物的身份等。
心理專家認為,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說出自己的隱私,也是發泄情緒、釋放壓力的一種辦法。但有些人會將隱私夸大、吹噓或者故意炫耀不健康的隱私,則是一種心理問題。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搜索一下:他她網去了解一下。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