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的“風險預期”
足不出戶,點點鼠標或者打個電話,就可以買到物品,電視購物和網絡購物改變了一些消費者的購物方式。
心理學家曾對消費者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作了分析:一方面,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可以讓消費者避開商場購物的擁擠;有些消費者所購物品具有私密性,或是消費者追求商品的個性,網絡購物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隱蔽性和獨特性的特點。
從另一角度來說,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缺乏商場購物所具有的心理樂趣。在傳統的購物方式中,消費者可以通過味覺、觸覺等來感受商品,而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的交易方式相對單一,且缺少人際互動。
更重要的是,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伴隨著風險。對此,袁軍教授認為,消費者首先要有成熟的購物心態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其次,在進行交易時,要有維權意識;還有,要適當降低期望值。消費者要意識到,在電視購物或是網絡購物中,商品呈現的狀態與拍攝角度、色彩運用等因素相關,消費者在拿到實物時,要適當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
尋醫問藥網原創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或者鏈接。
相關文章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