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消費與自我認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消費者對商品有了“情感性、符號性”的要求,他們注重精神的愉悅,看重商品的附加值。
消費心理學認為,人們常常會去購買能維護他們所期望的自我觀念的品牌。比如,一位男士鐘愛“阿瑪尼”,他希望自己的氣質風度能呈現出阿瑪尼式的“隨意優雅”;一位女士喜歡“香奈兒”,她追求高雅、簡潔的個人形象,這就是“通過品牌向他人展示自我”。
袁軍教授認為,名牌消費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對自我認可和外部認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存在“易受暗示”傾向,比如廣告效應等。需要指出的是,“名牌”都有其文化沉淀,人們想要擁有名牌物件是合理的心理需求。不過,對于那些過分崇拜名牌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有一個價值模式:支撐他們自尊心的因素,是來自于他人的認可。從某種角度上說,消費者要樹立對自己的評價體系,在消費方面要增加個體的滿意度,獲得自己內在的認同和心理的平衡。
尋醫問藥網原創專稿,轉載請注明出處或者鏈接。
相關文章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