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抓住民眾好浮艷綺靡心理
公元1127年,北宋政權在金人的鐵蹄下土崩瓦解,同年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建立了南宋王朝。在朝廷南遷,最終定都臨安之后,面對都城人口激增、物價飛漲、經濟瀕臨衰竭的局面,如何發展經濟、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就成為了南宋政府的當務之急。于是,朝廷一方面紓寬民力,讓周邊的農民安心田畝,同時又多次蠲免臨安的商稅,鼓勵商人小販經商。并且根據臨安城四周山光水色、風景宜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從而一步一步走出了經濟困境。
西湖是臨安城內最大的景點。北宋時,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曾經疏浚過西湖。南宋定都之后,為了保持西湖的水質清潔,避免污穢填塞湖港,有礙觀瞻,影響都城風貌,朝廷規定,不論官民都不得往西湖里拋棄糞土垃圾,載植荷花菱藕等物,并派有專職官員主管,下轄有兵丁,負責檢查和定期清淤。這一政策一直執行到了南宋末年。宋度宗時,宦官陳敏賢、劉公正在西湖邊建造屋宇,每天排出的生活污水、洗濯馬匹的臟水流到了西湖里面。御史鮑度立即上疏,彈劾兩個宦官。宋度宗接到奏疏后勃然大怒,馬上將兩個宦官罷職,又令臨安府的官員把建造好的屋宇樓閣拆毀,將水港恢復原樣,保證西湖的水質。
除了優化環境,官府還時常牽頭組織各種商業活動,活躍京城的經濟。如在節日期間,以官方的名義召集各種小販商人于一處,組成臨時市集,并給予犒賞,吸引人們前來觀光購物,謂之“買市”。能夠入選、獲得犒賞的商販必須是具有特殊技能,飲食美味、清潔衛生之人,由此也就形成了良性競爭。
臨安街市上的小販,為了吸引顧客,平時都是身穿顏色款式獨特的服裝或頭巾,以便顧客辨認,用以盛放飲食的盤盒器皿,也都是精巧干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品牌。為了維護聲譽,小販制作的商品就絕不敢茍且簡略,飲食也不會草率從事,以免砸了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名聲。而顧客在購買到了精美實用的商品,享受到了美味清潔的食物之后,也都樂見于這種消費模式,消費欲望也進一步被勾起。于是,小販、顧客、官府取得了三方共贏。
另外,官府還抓住民眾喜好浮艷綺靡的心理,積極“搭政治的臺,唱經濟的戲”。如掌管臨安內外酒庫的點檢所,每年清明開始釀造新酒前,都會組織一次巡游活動。官府于之前數天會頒布告示,讓臨安城的官妓私妓,屆時盛裝打扮,一同巡游,即使貧困無衣者,也要向他人求借或者租賃衣裝首飾,否則要受到責罰。
到了巡游的當天早上,各酒庫的人員排列齊整,挑著幾擔樣酒,會同雇請來的鼓手樂隊,以及售賣小食的商販,還有各種行業團體組成的社隊,浩浩蕩蕩地沿城巡游。城內的官妓私妓全部接受征召,外貌漂亮、具有名氣者,一身珠翠羅綺,騎著綴飾華美的銀鞍馬匹,走在隊伍的最前面。沿途的酒樓食肆,也都以彩綢或彩紙裝飾,擠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一路上不斷有風流少年向妓女勸酒,或有看熱鬧的人向小販購買食物點心。每年此時,游人都會從各方云集,數倍于常時。
游客的增多,又衍生了一大批的從業者。如一些市井子弟,略讀了些詩書,粗曉音律,能寫字、撫琴、下棋,于是從事導游業務,專門陪同富家子弟、或者從外地進京的官員在臨安城內游玩飲宴。有人則是在勾欄瓦舍說唱或演奏樂器,還有人蓄養鵪鶉、雞相斗,吸引人觀看等等。而從業者的增多,對臨安的旅游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兩者形成了良性循環。
經過南宋政府的努力,不僅京城臨安的經濟迅速繁榮,江南的民生狀況也得到了很大的促進,實現了由衰復盛的“中興”。
元代李有的《古杭雜記》載,到了元代,在通往臨安的必經之路白塔橋,仍有臨安城的旅游地圖賣,士大夫前往臨安,必買來閱覽,作為參照。有人題詩于壁,記其事曰:“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較中原有幾程。”由此也可以略窺臨安曾經的繁榮程度。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