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心理學 聊聊你胎兒時的記憶
最近國外興起的“出生前心理學”,也在挑戰著剛才提到的論點: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備思維、感覺和記憶的能力了,特別是在7個月大以后。這是否意味著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建立也要提前到出生前?
通常我們認為孩子的長時記憶(較持久的記憶)是從3歲左右開始的,于是我們對親子分居的父母這么提醒:3歲之前可以寄養在孩子姥姥家里,但是3歲之后不論工作再忙也要把孩子接回身邊,因為這時孩子已經開始有長時記憶了。另外一個讓我們相信長時記憶起始于3歲左右的現象是:現在就問問自己,你記得3歲之前的事情嗎?但事情總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也如現在的教育一樣,“學在出生前”,最近國外興起的“出生前心理學”,也在挑戰著剛才提到的論點: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具備思維、感覺和記憶的能力了,特別是在7個月大以后。這是否意味著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建立也要提前到出生前?
一起來看看日本對嬰幼兒作的一次跟蹤調查:
以下這則消息報導來源于北京科技報:這項調查由日本橫濱市婦產科的池川明醫生以嬰幼兒為對象,實施于2002到2003年,調查范圍包括長野縣軋幌市和鹽九市的36家幼兒園、2家托兒所,共1620個平均年齡4歲的孩子。家長平均年齡34歲,據最終統計結果,有33%的孩子肯定了“胎內記憶”,有21%的孩子記起了出生時的情景,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兩三歲年齡段。
以下孩子們的“胎內記憶”
對問卷問題回答“里面很黑”的是2歲和4歲的兩個男孩,回答“像漂浮在水上”的是一個3歲女孩,回答“被繩子拴住”的是一個2歲女孩,更有趣的回答是一個4歲男孩,他說:“里面黑得難受,總聽到媽媽的說話聲。”有關出生時的記憶,一個3歲男孩說:“在里面怕黑,后來就哭出聲了。”一個2歲女孩是先破水,然后才出生的,她說:聽見一聲響后,眼前就亮了起來。另一個4歲女孩則回憶道:“本來還想睡一會兒,可睡不成了。”等等,這些回憶非常富于臨場感。
池川醫生說:母親們講起來,往往滔滔不絕,開始我并不相信她們的話。可一旦由孩子們自己講出來,就再也不能默然置之了。池川對“胎內記憶”的關注始于7年前的一件事。他的助手有一個剛到上學年齡的孫子,這孩子的一篇作文引起他的深思,夾帶很多拼音的這段短文寫道:“我在媽媽duzi(肚子)里時,看到有刀子cha(插)了進來,hou(后)來,一個穿白衣fu(服),daiyanjing(戴眼鏡)的人zhua(抓)起我的雙tui(腿),hou(后)來,又在我zui(嘴)里cha(插)皮guan(管),我不知道nanshou(難受)。”經這位助手說明后得知,當時這孩子是通過剖腹產出生的。從其他孩子口中也聽到過這樣的敘述:出生時很疼,不好受。他們這種感受表明,產鉗、吸引、擇日剖腹等當代的生產方式值得考慮。池川醫生指出,胎內記憶是否確實存在,目前還無法從理論上證明,但是,通過溝通可以改善家庭關系,希望通過這些溝通為母親找出最好的生產方式。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