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太多咖啡將會變得沒有主見
經驗說:咖啡可以讓人精力集中實驗說:咖啡同樣可以讓你對那些本來不關心的問題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容易被說服。
美國和英國有80%的成年人都是精神刺激類藥物——咖啡因的中度用戶。
咖啡因對我們的影響,除了那些已經根深蒂固的提神醒腦,提高警覺以及強化認知之外,還有鮮為人知的一點:它還能有使我們更容易“失去立場”,更傾向于被說服。
這個結論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PearlMartin和他的同事們的一項調查中得到驗證。在該實驗中他們試圖改變志愿者在自愿安樂死這個頗具爭議的話題上所持的看法。
參與者們被告知大學里有一部分人認同人們在特定環境下選擇主動終結自己生命的行為,另有一部分人持反對態度。實際上這些參與者本身是經過篩選的安樂死支持者,承認該行為的合法性。實驗者希望觀察他們是否能被說服,從而改變原先持有的立場。
態度調節
在開始轉變他們的觀念之前,為數一半的參與者攝入了中等劑量咖啡因,而另外那一半則服用了安慰劑。實驗中所有人員都處于雙盲的狀態,因為不論是調查者還是被調查者都不知道誰吃了什么藥。然后讓他們分別閱讀六則抨擊安樂死的素材。
之后再征詢他們對于自愿安樂死的態度時,咖啡因組成員的立場顯然比安慰劑組的受影響程度更大,很多人都被“洗腦”,放棄原有態度而傾向于材料“教唆”的觀點。
除此之外,參與者還被問及對于墮胎的態度。實驗者猜測這方面的態度也會被間接影響,因為墮胎屬于安樂死的相關話題,那些不贊成安樂死的人一般也順理成章地會反對墮胎。果不其然,被灌輸的說服性信息確實波及到了與之相關的其他方面,而且這種影響在咖啡因攝入者的腦海中的作用尤為明顯!
但是為什么?究竟咖啡是通過什么神奇的力量“蠱惑”我們,使我們一個個都變得搖擺不定?
其實我們之所以對許多說服性信息熟視無睹甚至刀槍不入,很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壓根就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面對勸說和爭辯,我們往往心不在焉,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我們總是懶得應付,惰于思考,反映出來的結果就是“固執己見”。但是通過強制“激活”我們的注意力,咖啡因迫使人們更加認真徹底地處理傳入大腦的信息,潛移默化中導致了成功說服率的增加。
所以……瞧好了您吶!你喝的每一杯咖啡不僅讓你變得神經過敏,還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把你變成了一個“墻頭草兩邊倒”的人,即使這個過程僅僅是在提高你的注意力中悄然完成的。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