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會影響到你中年是否依然健康
不少母親安慰過因跌倒而哇哇大哭的孩子,也曾輕拍著哄他們入睡。美國研究人員說,這些細心付出不會白費,母愛的影響會讓孩子即使人到中年也不易患某些嚴重疾病。
十年研究
先前有研究顯示,在低收入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患慢性病,不過這一規律并非普遍適用。為找出其中原因,布蘭代斯大學研究人員征集約1200名低收入家庭出身的中年人,這些人平均年齡為46歲。
研究人員先讓他們接受全面身體檢查,再詢問他們一些關于兒時母親的問題,如:她對你面臨的困難了解多少?有多關心?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她能為你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
十年后,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中年人中約一半出現代謝綜合征癥狀。代謝綜合征包括腰圍過大、血壓高、膽固醇高、胰島素抵抗等,是導致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影響明顯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出身于社會經濟層次最低家庭的人出現代謝綜合征癥狀的比例最高,無論他們成年后獲得多大成就都如此。
雖然代謝綜合征與童年生活狀況有關,但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母親非常慈祥的人不容易有這種癥狀。
布蘭代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瑪吉·拉赫曼說,童年發生的事會對成年生活健康留下“生物殘留”,這些“殘留”會在人到中年時表現出來。
她說:“這些面臨健康風險的成年人中,童年時期在慈母呵護下成長的人健康狀況更好……我們可以說,童年對中年生活的長遠影響非常引人注目。”
聽母教誨
拉赫曼說:“我們想要弄清楚,為什么有一個慈祥的母親能讓人逃脫低社會經濟背景帶來的負面影響,讓人變得更健康。”
研究人員猜測,慈母具有同情心,會告訴孩子們如何對應壓力,鼓勵他們健康飲食,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孩子從母親身上學會這些后,就會對自身健康產生益處。
研究沒有包含慈父對孩子健康狀況的影響。但研究人員相信,父親對孩子成年后健康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拉赫曼說,研究結果可以讓心理學家設計出一套針對父母的指導方案,讓他們教孩子如何應對壓力、過健康生活、“掌控自己的命運”。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