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音樂胎教的那些誤區
很多準媽媽為了想讓自己未來的寶寶聰明可愛,富有藝術細胞,經常會采取音樂胎教的方式讓腹中的孩子接受音樂的洗禮,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于胎兒將來的性格塑造而且對其心理的健康成長也有影響,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為了幫助大家對此有直觀而形象的認識,小編特意請到了育兒專家為大家做解釋,希望那些準媽媽準爸爸多加留意才好。
1,準媽媽切不能直接將傳聲器對準腹部進行音樂胎教
這時進行胎教,確實能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成長。但許多孕婦進行胎教時,卻是直接把錄音機放在肚皮上,這是不正確的,甚至傷害胎兒的聽力。4~6個月胎兒的耳蝸雖說發育趨于成熟,但內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纖維極為嬌嫩,當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損傷。輕者,嬰兒出生后可能聽到說話聲,卻聽不見高頻的聲音;重者將會給小寶寶造成一生無法挽回的聽力損害。
2,由于受到音樂的刺激寶寶將來在性格的培養上存在缺陷的隱患
大多數父母以為讓嬰兒長期聽音樂,一方面可以安撫嬰兒,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嬰兒溫和的個性。但嬰兒如果常聽音樂,卻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所以,在嬰兒咿呀學語的時候,父母不能每天長時間給嬰兒聽音樂,否則,會喪失學習語言的環境,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語言及說話的興趣,反而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
3,聲音越大的越立體的音樂對胎兒的影響就更明顯
嬰兒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鼓膜、中耳聽骨以及內耳聽覺細胞都很脆弱,對聲波的敏感性很強,很容易發生聽覺疲勞。尤其是嬰兒帶上立體聲耳機收聽音樂,由于音量較大、耳機閉塞外耳道口,立體聲音樂進入耳道內沒有絲毫的緩和與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聽覺器官。
音樂胎教不利于寶寶的性格塑造,這種說法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而事實上卻真的如此。以上專家的這些分析無疑是最具有權威性的,我們看到不當的音樂胎教對孩子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的影響,所以說準媽媽對此要注意。這也提醒我們多了解胎兒的哺育常識的重要性。
-
老人看新聞易引發焦慮情緒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家里沒事的時候都特別習慣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會的,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經常去看這樣的節目,肯
-
你就是你潛意識里想象的模樣你了解自己嗎?你平時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實的自己嗎?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碰觸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中的自己。心理學家告訴
-
心理陷阱 誘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這些這是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見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賬戶誤區;認為東西
-
給心靈買張電影票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編我一樣,喜歡看電影,是個十足的電影迷。尤其你還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那么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
-
為什么有些人如此愛“裝逼”?相信所有關注今年里約奧運會的童鞋都聽說澳大利亞霍某人詆毀我們游泳健將孫楊的事跡了。的確,這件事尤其是那段視頻出來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