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心理學十大發現 自信才能成功
“心理”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主宰著你的心情、影響你的效率,還能指點你的為人處世。如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日前,美國《今日心理學》雜志評選出了“2012年度十大心理學發現”,我們不妨關注一下心理學界去年的“大事記”。
1 電腦是把“雙刃劍”
數字時代,電腦游戲成了很多人的休閑伙伴。玩游戲好不好?心理學家爭論不休。2010年3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殺殺”等暴力情節的游戲會讓人滋生暴力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玩PSP游戲機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下降。但是,還有科學家發現,打游戲,尤其是動作類游戲可以讓人反應更靈活,是很好的反應能力和準確性訓練方法;《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還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戲會讓人心腸好、更熱心。
看來,電腦游戲還真是把“雙刃劍”啊!偶爾消遣并無大礙,但切記不可玩物喪志。
2 出國激發創造力
該不該出國?心理學研究告訴你。2010年6月,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心理學教授米歇爾·蓋爾范德等人發現,與其他文化的人群進行接觸,會提高人們的談判能力。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3位心理學家同樣發現,旅居國外,學習并吸收外國文化,能幫你打開一種全新的思路,從而增強創造力。他們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數CQ)這一概念,并發現CQ在國際談判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男兒志在四方,這句話果然沒有說錯,為了讓大腦更靈光,有機會還是出國“鍍鍍金”吧!
3 沖動讓人不理智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距離”到底能變出什么魔法呢?2010年7月,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阿加姆·特羅普和美國特拉維夫大學社會心理學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構水平理論”的說法。他們指出,制造一點“心理距離”,比如想買手機時別馬上掏錢,過幾天再決定,會讓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通話質量好不好”這種主要矛盾,而避開如“鈴聲好不好聽、顏色好不好看”等細節問題和感性的干擾,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當然,過度理性可能變得固執呆板,因此,“距離”適中,才能英明決策。
4 廣告真的不白做
如今的世界,廣告滿天飛。無論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上網……廣告簡直無孔不入。你可能覺得廣告只能宣傳商品,買東西時,大腦自會有個“管家”讓自己理性消費。而2010年8月,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梅勒妮·鄧普斯等人發表在《消費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給某一商品“戴高帽”,會激活大腦愉快的情感反射,讓你不由自主地對它產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實的質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質一般時,也會屈服于廣告的效應,這一過程被稱做“情感調節”,也叫“移情”,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就是典型的例子。
原來,廣告商們早就開始使用這種神奇的力量,悄無聲息地改變我們的購物選擇了!
-
心理名言警句在現在的這個快節奏的生活里面,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但是有一些壓力在發生的時候真的是無能為力的
-
讀人好比讀書但比讀書更難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書中的文字和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讀書容易,但是讀人確是非常的難。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讀懂人這本書。
-
你必須知道的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你知道人生的三把至關重要的鑰匙是什么嗎?你一定會覺得真是個有趣的提問。智者告訴我們,成功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
-
成功人生的六匹馬,你知道嗎?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擁有六匹馬,你聽說過嗎?你又知道這六匹馬分別是什么嗎?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因
-
是不是夢想很近現實很遙遠其實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希望的,充滿幻想的,并且也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著,但是現實給人們棒頭一喝,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