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好施 讓花錢變得很快樂
錢,是萬能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錢并不能買到一切,但錢的重要性卻不容忽視的,錢和幸福生活還是能扯上關系。
加拿大學者伊莉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和美國哈佛教授麥克·諾頓(Michael Norton)經(jīng)過多方研究、調查,提出花錢買快樂的其中一個見解是:花錢之樂,在于“樂善好施”。
報酬不是金錢,而是快樂
鄧恩與諾頓提出“樂善好施”的概念,認為“因為給予而產(chǎn)生的快樂”,放諸四海而皆準。過去做過的測試顯示,受測者回想起花錢在別人身上的經(jīng)驗,感受到快樂的程度更勝于花錢在自己身上。
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都是全世界最叫人注目的大富豪,他們曾經(jīng)號召美國的億萬富翁慷慨解囊,將大部分身家財富捐給慈善機構。巴菲特自己還決定捐出99%的財富,他還說了,“做出這個決定,我再快樂不過了。”
巴菲特這回的投資建議不是投資在自己身上,而是投資在別人身上,報酬也不是金錢,而是快樂。
為人救急,自己快樂
2006到2008年期間,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Gallup World Poll)以全球136個國家的民眾為訪問對象,受訪者多達20幾萬人,問卷涵蓋幾十個問題,包括過去一個月是否曾經(jīng)捐錢給慈善機構,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等。在其中的120個國家與地區(qū)中,不管是富國或是窮國,過去一個月曾經(jīng)捐錢給慈善機構的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較為高。同時,在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全球136個國家與地區(qū)當中,捐錢給慈善機構之所以快樂的關系,類似于家庭收入加倍帶來的快樂。
另有研究顯示,把錢花在別人身上,不只讓自己更快樂,還能讓身體更健康。有項研究訪問1000多個中年人,結果發(fā)現(xiàn)受訪者如果曾經(jīng)以金錢等方式幫助親人,整體健康情況較好。快樂程度更勝于那些花在自己身上。即使在貧窮國也是如此,他們就算自己手頭緊,但因為花錢為親友救急,自己也能從中獲得快樂。
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樂
樂善好施放諸四海皆準,愿意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覺得自己更健康、更富有,因為施比受更有“福”的喜樂。
樂善好施的人肯定比一毛不拔者快樂,除了自己快樂,還能擴大快樂到別人身上甚至社會上。
有意思的是,伊莉莎白·鄧恩和麥克·諾頓說,“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快樂,不同于狗主人幫狗穿上蜜蜂裝。施予不是有閑錢后的社會產(chǎn)物,而是基本人性的光輝。”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花錢花的得當,還是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感的。或許,把錢花在刀口上,手頭有余力時,花在有需要的人身上,還可能可以多獲得一些快樂。
-
心理名言警句在現(xiàn)在的這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面,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但是有一些壓力在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無能為力的
-
讀人好比讀書但比讀書更難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書中的文字和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讀書容易,但是讀人確是非常的難。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讀懂人這本書。
-
你必須知道的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你知道人生的三把至關重要的鑰匙是什么嗎?你一定會覺得真是個有趣的提問。智者告訴我們,成功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
-
成功人生的六匹馬,你知道嗎?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擁有六匹馬,你聽說過嗎?你又知道這六匹馬分別是什么嗎?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因
-
是不是夢想很近現(xiàn)實很遙遠其實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希望的,充滿幻想的,并且也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著,但是現(xiàn)實給人們棒頭一喝,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