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需要十全十美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正因為沒有完美的人所以每個人才會有自己的性格特點,這樣世界上才會豐富多彩。不是十全十美我們的人生同樣精彩萬分。
有一回,鄭振鐸先生應(yīng)邀到老舍家,看老舍收集的小古玩。老舍和鄭振鐸是老朋友了,無話不談。
鄭振鐸先生當(dāng)時是新中國的第一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是文物方面的大家。他以專家的眼光看了老舍先生的收藏,然后很輕松地說了一句話:“全該扔!”
老舍收藏的小古玩雖然從整體上看是很漂亮的,但其中有些卻有一些瑕疵,讓鄭先生看不上眼。譬如,有一條不明顯的小裂紋,或者有一個小缺角。
老舍聽了之后,也沒生氣,愣了一小會兒,笑著,也說了一句話:“我喜歡!”
隨后,老舍先生從柜中拿出一個小瓷碟,是淺藍(lán)色釉子的,碟的中部有一個紫紅色的圖形,像一個大的、加長的逗號,很隨意,很瀟灑,好像是隨便勾抹出來的。老舍先生指著這筆大“逗號”說:“您瞧,多漂亮,神來之筆呀!”
鄭振鐸先生雖不說話,卻點了點頭,似乎也同意這東西真好看。大概他也認(rèn)為這是隨性而為的,刻意做反倒做不出來,有天然之趣。
一個“全該扔”,一個“我喜歡”,無意中道出了兩種判斷事物的標(biāo)準(zhǔn)。
他倆的觀點其實都是有道理的,雖然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出發(fā)點,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是純粹從文物專家的角度出發(fā),以為有瑕疵的,哪怕是微小的毛病,只要沒有什么特別的優(yōu)點,便都不可取,不值得保存,沒價值;另一個則從藝術(shù)的角度出發(fā),自己看著美,又覺得特別有意思,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便留下來收藏,不太在乎年代是否久遠(yuǎn)、是否屬于絕對稀有,或者是否出自名家、官窯。
這兩種觀點,前者是客觀的,后者是主觀的。當(dāng)然,后者的所謂主觀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積淀之上的,是在一定的客觀基礎(chǔ)上的主觀,表現(xiàn)為一種自信和以“我”為中心。
更何況,維納斯女神像和《富春山居圖》,甚至曹雪芹的《紅樓夢》,雖然本身都是殘缺的,卻也依然是大家公認(rèn)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的巔峰。
由這幾個特例可以看出,對藝術(shù)作品而言,藝術(shù)性的高低是第一位的判斷標(biāo)準(zhǔn),哪怕缺胳膊少腿都沒有關(guān)系。
它們是人類精神文明的最高代表,是絕對高峰,無人能比,誰也邁不過去。藝術(shù)第一!
是的,人生不需要十全十美,這樣的人生美譽遺憾是不會留下什么深刻記憶的。人生需要不完美,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實的,才是最有滋有味的。
-
心理名言警句在現(xiàn)在的這個快節(jié)奏的生活里面,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壓力,但是有一些壓力在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無能為力的
-
讀人好比讀書但比讀書更難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書中的文字和內(nèi)容都是不一樣的。讀書容易,但是讀人確是非常的難。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讀懂人這本書。
-
你必須知道的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你知道人生的三把至關(guān)重要的鑰匙是什么嗎?你一定會覺得真是個有趣的提問。智者告訴我們,成功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
-
成功人生的六匹馬,你知道嗎?有人說,成功的人生擁有六匹馬,你聽說過嗎?你又知道這六匹馬分別是什么嗎?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找準(zhǔn)自己的人生定位,因
-
是不是夢想很近現(xiàn)實很遙遠(yuǎn)其實每個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希望的,充滿幻想的,并且也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夢想,不斷的努力著,但是現(xiàn)實給人們棒頭一喝,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