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工作可能會改變你的性格
從心理學上來說,個人對工作越投入,工作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沖突的問題,就會產生越大的影響。譬如業務工作的價值觀是比較利益導向的,這一點如果跟個人的價值觀不符,就有可能造成情緒受影響、沒有安全感以及成就感。
前一陣子有幾位前來心理咨商的個案,恰巧都是剛剛退休的銀發夫妻,遇到的問題是配偶抱怨對方雖然已經退休,但心態上卻老是停留在過去的職位上,甚至發現對方性格變的難以忍受。臨床上我看到不少因為長年從事的某一工作類型,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個性,甚至是價值觀。
工作的三個層次
在心理學上定義個人對工作的投入深淺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把工作當職業,也就是所謂的occupation;第二個層次是專業(profession);第三個層次的投入最深,叫做志業(vocation)。一個人越投入自己的工作,越可能與工作代表的價值觀、角色,產生比較深層的互動。從心理學上來說,個人對工作越投入,工作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沖突的問題,就會產生越大的影響。譬如業務工作的價值觀是比較利益導向的,這一點如果跟個人的價值觀不符,就有可能造成情緒受影響、沒有安全感以及成就感。
舉例而言,我常到企業幫他們的員工上課,課程中我常會適時的設計一些互動單元,讓員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是什么。透過設計一個小故事,里面有各種代表「客觀冷靜」、「尊重他人」、「利益導向」、「犧牲奉獻」等特質的角色,我經常發現成功的業務員,常常都會認同故事中代表利益導向的角色,而從事財務或法務工作的員工,大多高度認同故事中代表客觀冷靜的角色。一般來說,投入工作越深的人,越容易認同故事里跟自己工作價值觀相同的虛擬角色。
勿壓抑情緒與價值觀
每個工作都會有社會大眾所賦予特殊的期待,例如教師常被期許道德水平較高、個性較溫和,但其實任何人透過教師甄選的程序都可以擔任教師,并不是只有特定個性的人可以擔任。用這種對個性、價值觀的單一框架去看教師,其實并不符合現實的狀況。所以,當一個人他所從事的工作價值觀與個人的價值觀不符,就會在認知上產生嚴重的矛盾,長期下來更可能形成身心疾病。有不少醫學研究發現,長期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負面情緒或價值觀,可能會產生憂郁癥、暴食癥、癌癥…等嚴重身心疾病。
保持彈性才是健康
在精神醫學上,我們定義心理健康的人是所謂有彈性的人,在職場上其實也是如此。要擔任成功的業務或是管理者,都需要有彈性。企業的本質,其實就是人跟人的互動,既然要應對的人是千百種的,應對的方式也應該要可以有變化的彈性。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上,常會被定義是很「業務性格」的人,這不一定是一種褒或貶的評價,但如果是人際關系間被朋友評價很「業務性格」,可能就是一種失敗了。因為這就代表這個人,已經失去了彈性,無法在工作與生活間做出轉換。
-
女人容易被這三句情話欺騙進入愛河的一些女人真的是特別的沒有大腦的,而且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失去一定的理智,這個時候也會缺乏一些強壯感,從而可能會被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愛在現在這個快捷的生活里面,我們都知道一些留守兒童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留守兒童也是成為社會中最關心的一種話題,可能很多人都
-
媳婦和婆婆該如何相處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家庭關系中最微妙的,最難以處理的肯定也是婆媳關系了,而且很多女性都是因為處理不好這種關系,感覺也是特別的
-
如何控制情緒化行為情緒就是一個人的情感的表現,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別豐富的一些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情緒變化也是不
-
男人最討厭的五句話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一些交流真的是防不勝防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更好的去對待這樣的感情,對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