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 并不一定是爸媽的心理話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知道,自己在找父母聊天的時候,父母總是會說自己生活的很好,那么父母在生活中真的是生活的很好嘛,他們真的好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很好并不一定是爸媽的心理話,他們只是不想讓自己的子女擔心而已。
“喂,閨女呀……”一位老人拿著手機,邊走邊接聽電話,“我呀,吃得飽睡得香,你放心吧……你媽?沒在呀!她出去跳舞去了……”突然畫面一轉,老人正在醫院照顧老伴兒,“沒事,你放心吧!你呀,好好工作,你忙,就掛了吧……”此時,低沉的話外音響起:“老爸的謊言,你聽出來了嗎?”
這則公益廣告觸動了許多游子的心。“別寄錢了,我們有錢”、“你忙你的,有時間再回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同樣“包裹”在父母全心全意“編織”出來的善意謊言中?珊芏鄷r候,我們就那么輕易相信了這些謊言,錯過了太多盡孝的機會。
父母愛兒女往往超過愛自己。我認識一位老人,她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撕去昨天的日歷。她說,每撕去一頁,就離兒子春節回家的日子近了一天。與其他父母一樣,她寧愿壓抑自己的思念,甚至在身體不適或家中遭遇變故時,也仍會在電話里說一句“我很好”。父母的心態很簡單,怕兒女因回家探望而耽誤工作,也怕不能回家的孩子空勞牽掛、徒增煩惱。爸媽的一句“我很好”往往蘊含著兒女所不知曉的愁腸百轉和鐵肩獨擔,寄托父母的一片愛子之心。然而,在感懷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善意謊言”背后的隱憂。
其一,善意的謊言可能疏離親情。人在敘述謊言時往往比較空洞,缺少與之相伴的真情實感。久而久之,父母會像廣告中的老人那樣,在簡單問候之后匆匆掛斷電話,而不會進行更多的親密交流。但凡是細心的兒女,都會有所覺察,并帶來更多猜測和擔憂;而粗心的孩子則會后知后覺,并覺得與父母沒什么話可說,關心最終會變成例行公事。
其二,兒女會錯過盡孝的機會。父母體諒兒女的不易,希望孩子心無旁騖地搞好工作。而老人們并未意識到,盡孝是人類最美好的本能,也是人內心的需要。正如一位網友所言,“這幾年爸媽的身體大不如前,而我卻沒能為他們做些什么,真的很內疚。”其實對于兒女來說,他們完全有能力處理好工作、人際、情感與家庭等方方面面。因此,讓兒女了解真實情況,他們會合理調整工作,回家盡一份孝心。即便實在沒條件回家探望,子女也可以選擇多打幾個電話、視頻聊天、郵寄補品、找同學摯友幫忙等多種方式來盡孝,同樣會給父母一份溫暖和安慰。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盡孝道,獲益者不僅僅是父母,這也是對兒女心靈的慰藉。試想,倘若有一天,子欲養而親不待,那將是兒女心頭永遠難以抹掉的痛楚與遺憾。而當兒女明白這些謊言的時候,他們更會追悔莫及。因此,爸媽們莫讓說“我很好”成為習慣。兒女們面對父母拋出的善意謊言,也不妨多問幾個“真是這樣嗎”。多幾分關心的堅持,也多幾分盡孝的堅持。
你是不是總是也會相信爸媽過得很好的心理話呢,現在的你是不是也覺得要重新得看待父母的話呢,其實很多時候你不能錯過這些盡孝的機會,多多的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吧,多多的去看看自己父母的近況吧,這些才是真實的。
-
女人容易被這三句情話欺騙進入愛河的一些女人真的是特別的沒有大腦的,而且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失去一定的理智,這個時候也會缺乏一些強壯感,從而可能會被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愛在現在這個快捷的生活里面,我們都知道一些留守兒童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留守兒童也是成為社會中最關心的一種話題,可能很多人都
-
媳婦和婆婆該如何相處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家庭關系中最微妙的,最難以處理的肯定也是婆媳關系了,而且很多女性都是因為處理不好這種關系,感覺也是特別的
-
如何控制情緒化行為情緒就是一個人的情感的表現,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別豐富的一些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情緒變化也是不
-
男人最討厭的五句話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一些交流真的是防不勝防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更好的去對待這樣的感情,對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