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是自強的前提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自強一點,但是一個人想要自立自強的話,有很多因素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你想要自強,首先得需要自立。自立是自強的前提。
有這樣一則民間故事:一對夫婦晚年得子,心理十分高興,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飛,含在口里怕化,兒子長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讓他干,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婦倆要出遠門,怕兒子餓了,于是想了一個辦法,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頸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但等他們回到家里,兒子還是餓死了。原來他只知道吃頸前面的餅,不知道把后面的餅轉過來吃。
故事可能有些演義,但寓意深刻警人。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些青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特別是有的獨生子女已經上了大學或參了軍,對父母的依賴心理仍較嚴重。
依賴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表現,其主要特征是:1、在沒有得到他人大量建議和保證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作出決策,讓別人為自己作大多數的重要決定。2、因為害怕被別人遺棄,明知他人錯了,也隨聲附和。3、無獨立性,很難單獨進行自己的計劃或做自己的事。4、為討好他人過度容忍,甚至放棄原則和自尊做自己不想做的事。5、害怕孤獨,獨處時有不安和無助感。6、當親密的關系與自己中止時感到無所適從,難以接受分離。7、很容易因遭到批評或未得到贊許而受到傷害。
依賴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影響個人獨立人格的完善,制約人的自主性和創造力。消除的方法:
一是克服依賴習慣。分析一下自己的行為中哪些應當依靠組織和同志,哪些應由自己決定把握,從而自覺減少習慣性依賴心理,增強自己作出正確主張的能力。如自己決定有益的業余愛好,自己安排和制定學習計劃等,由依賴轉變為自主。
二是增強自信心。有依賴心理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識低下,這往往與童年時期的不良教育有關。如有的父母、長輩、朋友往往說些“你真笨,什么也不會做”、“瞧你笨手笨腳的,讓我來幫你做”,等等。對這些話首先要有正確的心態,然后一條一條加以認知重構,逐漸培養和增強自信心。
三是樹立奮發自強精神。常言說,溫室中長不出參天大樹。當今社會是開放競爭的社會,每個人都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因此,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時代變革,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要自覺地在艱苦環境中磨練自己,在激烈競爭中摔打自己,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四是培養獨立的人格。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是接受別人的幫助也必須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很難設想,一個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身上,時時事事靠別人指點才能過日子的人,會有什么大的作為。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過,“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
對我們來說只是歷史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你想要自己變得更加自強一點的話,那么就學會更加自立,多一些自立,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
女人容易被這三句情話欺騙進入愛河的一些女人真的是特別的沒有大腦的,而且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失去一定的理智,這個時候也會缺乏一些強壯感,從而可能會被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愛在現在這個快捷的生活里面,我們都知道一些留守兒童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留守兒童也是成為社會中最關心的一種話題,可能很多人都
-
媳婦和婆婆該如何相處我們都知道在這個家庭關系中最微妙的,最難以處理的肯定也是婆媳關系了,而且很多女性都是因為處理不好這種關系,感覺也是特別的
-
如何控制情緒化行為情緒就是一個人的情感的表現,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別豐富的一些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情緒變化也是不
-
男人最討厭的五句話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一些交流真的是防不勝防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更好的去對待這樣的感情,對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