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代幣法”,讓孩子消除厭學情緒
一個8歲孩子的母親在電話里無助地表達著:“我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學二年級,可是就已經討厭學習了。做功課一點都不自覺,每天都要我在旁邊催促,頂多一個小時的作業非要拖拖拉拉弄兩三個小時,好多次我都忍不住大發脾氣……”
每天會接到很多類似的電話,電話里的母親陷入自責與無助中,而那個8歲的孩子也顯然遭受著學習的折磨。
據兒童心理咨詢門診統計,大約有43.6%的來訪問題是關于孩子學習的,而且普遍的問題與這個電話里反映的極為相似:孩子智商都很正常,甚至優秀,但缺乏學習動力,做作業拖拖拉拉,注意力總要分散;親子之間因功課而關系緊張,父母感到焦慮而無奈。“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父母們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但如果分析其間的原因,卻會發現孩子的“厭學”或者在學習上的“惰性”很大程度上恰恰是被父母“管”出來的———
你會這樣管嗎?
下面有10道題目,請您自己測一測,看是否符合您平時“管”孩子的方式,如果有3道回答為“是”,那么您就很可能將孩子“管”出“厭學”———
1、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愛催促他“快點,快點”。
2、一進家門,第一句話通常就是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
3、我總是會因為孩子的功課而與孩子發生沖突。
4、我總是問孩子,“你為什么這么不愛學習?”
5、我一看到孩子寫錯字,就會給他指出來讓他更正。
6、我總是會對孩子說,“考試考好了,就給你……”
7、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總是給他布置一些任務,比如:去公園可以,但回來要寫一篇小作文。
8、雙休日,我總是給孩子安排額外的學習任務。
9、我經常會當著孩子的面,問親朋好友,“你說我家XXX的學習怎么辦啊?”
10、我經常當著孩子的同學說,“你看人家XXX的學習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改善不當的管
不當的“管”破壞了孩子的學習情緒與學習自信,要改善當然就要“對癥下藥”了———代幣法
“代幣法”是心理治療中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通常對于10歲以前的孩子效果顯著。所謂“代幣”就是真正獎勵物的暫時代替,猶如“小紅花”、“紅五星”之類的東西。具體的做法如下:
(1)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興趣與愿望,比如:孩子最喜歡的東西、最想要的玩具、最想去的地方、最愛吃的……
(2)父母與孩子一起羅列出需要改善的行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功課拖拉等。
(3)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將行為排序,并從中選擇幾條給以具體的目標,比如:每天晚上8點半之前完成功課。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其一,行為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而不能像“注意力要集中”、“要抓緊時間完成功課”等如此抽象;其二,剛開始實施時,行為選擇不易過多,一般不超過5條,而且一定要至少有2條是孩子容易做到的,給他們以信心堅持。
(4)確定“代幣”的表示方法,如:打√,或者記“紅五星”。
(5)確定行為達到時可以得到的“代幣”數量,比如:
每天半小時內做完功課,獎勵一顆紅五星;
每天1小時內做完功課,記10分;
每天2小時內做完功課,記5分;
能做得沒有錯,獎勵一顆紅五星;
能自覺進行10道口算,記10分;
15分換一顆紅五星;
……
(6)確定“代幣”與獎勵的兌換標準。剛開始的時候,兌換標準最好細一點,將孩子可能贏得的最少“代幣”的獎勵考慮進去,而且要記得將物質與精神的聯系起來,比如:
5分,可以聽到媽媽的三句好話;
一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兩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三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連續兩個星期八點之前完成作業的,可以獎勵 。
連續三個星期獨自完成功課,并在晚上八點之前的,可以獎勵。
(7)確定“代幣”兌換的時間,比如每周五的晚上。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兩天給孩子兌換一次,激發孩子的興趣。
(8)在執行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三點:
a.不倒扣,只記錄孩子積極的行為,而不要因為孩子的某次消極行為而將以前的代幣取消,比如:孩子周一做到了,而周二沒有做到,千萬不要將周一的成績也一并取消了;
b.強調“連續性”,也就是如果孩子能持續出現某個目標行為,那么就加大獎勵,因為“連續性”是形成習慣的基礎,如果孩子為了得到“代幣”與“獎勵”而連續保持某個行為,那么三個星期后該行為將逐漸成為習慣;
c.獎勵來源的合理控制,減少有干擾性的盲目獎勵,即在實施“代幣”的過程中要家庭所有成員一致配合,使孩子得到獎勵的來源盡可能唯一化,而不要出現“媽媽不給,爸爸或奶奶給你”這樣的矛盾情況。有一人隨意改變代幣規則都可能使“代幣法”無法順利進行。
(9)為了記錄方便,最好做一張記錄表,比如:
(注意:*是讓孩子來記錄大人的,而其他幾條都是由大人來記錄孩子。而且最初的“記錄項目”相對都比較簡單,主要是為了鼓勵孩子。)
“代幣法”的最大優點在于:當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為時,不是立刻就滿足他的要求(如:我不哭,就買玩具);而是延時滿足,需要孩子將行為保持一段時間或重復出現后,再滿足。這就易于“習慣”的形成,提高合理行為有意識地反復出現,同時因為有“代幣”,也可以使合理行為得到一定的鼓勵,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代幣法”的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時期靈活調整,但要記住:與孩子一起來制定規則,畢竟最后的行為實施者是孩子本人。另外,要以提高孩子的興趣與動力為主要目的,使孩子逐漸從被動走向主動。
每天會接到很多類似的電話,電話里的母親陷入自責與無助中,而那個8歲的孩子也顯然遭受著學習的折磨。
據兒童心理咨詢門診統計,大約有43.6%的來訪問題是關于孩子學習的,而且普遍的問題與這個電話里反映的極為相似:孩子智商都很正常,甚至優秀,但缺乏學習動力,做作業拖拖拉拉,注意力總要分散;親子之間因功課而關系緊張,父母感到焦慮而無奈。“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父母們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但如果分析其間的原因,卻會發現孩子的“厭學”或者在學習上的“惰性”很大程度上恰恰是被父母“管”出來的———
你會這樣管嗎?
下面有10道題目,請您自己測一測,看是否符合您平時“管”孩子的方式,如果有3道回答為“是”,那么您就很可能將孩子“管”出“厭學”———
1、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愛催促他“快點,快點”。
2、一進家門,第一句話通常就是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
3、我總是會因為孩子的功課而與孩子發生沖突。
4、我總是問孩子,“你為什么這么不愛學習?”
5、我一看到孩子寫錯字,就會給他指出來讓他更正。
6、我總是會對孩子說,“考試考好了,就給你……”
7、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總是給他布置一些任務,比如:去公園可以,但回來要寫一篇小作文。
8、雙休日,我總是給孩子安排額外的學習任務。
9、我經常會當著孩子的面,問親朋好友,“你說我家XXX的學習怎么辦啊?”
10、我經常當著孩子的同學說,“你看人家XXX的學習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改善不當的管
不當的“管”破壞了孩子的學習情緒與學習自信,要改善當然就要“對癥下藥”了———代幣法
“代幣法”是心理治療中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通常對于10歲以前的孩子效果顯著。所謂“代幣”就是真正獎勵物的暫時代替,猶如“小紅花”、“紅五星”之類的東西。具體的做法如下:
(1)父母必須了解孩子的興趣與愿望,比如:孩子最喜歡的東西、最想要的玩具、最想去的地方、最愛吃的……
(2)父母與孩子一起羅列出需要改善的行為,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功課拖拉等。
(3)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將行為排序,并從中選擇幾條給以具體的目標,比如:每天晚上8點半之前完成功課。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其一,行為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而不能像“注意力要集中”、“要抓緊時間完成功課”等如此抽象;其二,剛開始實施時,行為選擇不易過多,一般不超過5條,而且一定要至少有2條是孩子容易做到的,給他們以信心堅持。
(4)確定“代幣”的表示方法,如:打√,或者記“紅五星”。
(5)確定行為達到時可以得到的“代幣”數量,比如:
每天半小時內做完功課,獎勵一顆紅五星;
每天1小時內做完功課,記10分;
每天2小時內做完功課,記5分;
能做得沒有錯,獎勵一顆紅五星;
能自覺進行10道口算,記10分;
15分換一顆紅五星;
……
(6)確定“代幣”與獎勵的兌換標準。剛開始的時候,兌換標準最好細一點,將孩子可能贏得的最少“代幣”的獎勵考慮進去,而且要記得將物質與精神的聯系起來,比如:
5分,可以聽到媽媽的三句好話;
一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兩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三顆紅五星,可以獎勵 。
連續兩個星期八點之前完成作業的,可以獎勵 。
連續三個星期獨自完成功課,并在晚上八點之前的,可以獎勵。
(7)確定“代幣”兌換的時間,比如每周五的晚上。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兩天給孩子兌換一次,激發孩子的興趣。
(8)在執行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以下三點:
a.不倒扣,只記錄孩子積極的行為,而不要因為孩子的某次消極行為而將以前的代幣取消,比如:孩子周一做到了,而周二沒有做到,千萬不要將周一的成績也一并取消了;
b.強調“連續性”,也就是如果孩子能持續出現某個目標行為,那么就加大獎勵,因為“連續性”是形成習慣的基礎,如果孩子為了得到“代幣”與“獎勵”而連續保持某個行為,那么三個星期后該行為將逐漸成為習慣;
c.獎勵來源的合理控制,減少有干擾性的盲目獎勵,即在實施“代幣”的過程中要家庭所有成員一致配合,使孩子得到獎勵的來源盡可能唯一化,而不要出現“媽媽不給,爸爸或奶奶給你”這樣的矛盾情況。有一人隨意改變代幣規則都可能使“代幣法”無法順利進行。
(9)為了記錄方便,最好做一張記錄表,比如:
(注意:*是讓孩子來記錄大人的,而其他幾條都是由大人來記錄孩子。而且最初的“記錄項目”相對都比較簡單,主要是為了鼓勵孩子。)
“代幣法”的最大優點在于:當孩子表現出良好行為時,不是立刻就滿足他的要求(如:我不哭,就買玩具);而是延時滿足,需要孩子將行為保持一段時間或重復出現后,再滿足。這就易于“習慣”的形成,提高合理行為有意識地反復出現,同時因為有“代幣”,也可以使合理行為得到一定的鼓勵,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代幣法”的具體內容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時期靈活調整,但要記住:與孩子一起來制定規則,畢竟最后的行為實施者是孩子本人。另外,要以提高孩子的興趣與動力為主要目的,使孩子逐漸從被動走向主動。
相關文章
-
無精癥患者心理調節應該注意事項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男性方面的疾病,尤其在懷孕的時候或者是準備要寶寶的情況下,可能很多
-
14條忠告定位80后心理80后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于很多的80后來來說,自己心里上面的健康是值得關注的,對于很多80后來說,心理上面的勸告也很重要
-
生命中最難割舍的人是誰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人,這些人有一些是匆匆的過客,也有一些會永遠存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看到這個標題
-
六個心理調節成功擺脫抑郁抑郁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面對抑郁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下面就來介紹6個可以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
-
十個心理動作讓日子更加開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開心一點,但是想要自己的日子開心一點的話,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有一些心理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