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認知行為干預療法可預防抑郁癥
據6月3日刊JAMA(這是一期關于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問題的專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披露,對罹患抑郁癥風險有所增加的青少年來說,與那些接受常規治療的青少年相比,那些參加認知行為干預療法小組的青少年,他們的癥狀以及抑郁癥的發作次數可以得到顯著地減輕。但是,對那些有一位家長有現行抑郁癥的青少年來說,這種療效則闕如。
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 Tenn的Judy Garber, Ph.D.在紐約的一個JAMA媒體簡報會上介紹了這些研究發現。
Dr. Garber及其同僚對一種認知行為(CB)療法的功效進行了檢驗,該療法是為了預防有風險的青少年出現抑郁癥。在這一多中心的試驗中包括有316名父母有現行或以往抑郁癥疾病的青少年(他們的年齡在13-17歲)。
Fisher 免費樣品申領中(有效期2010年2月20日 )
這些青少年被隨機分派到接受CB預防治療組(n = 159)或是常規治療組(n = 157)中。這一干預療法是由為期8周的每次90分鐘的小組治療(接著是6個月的持續治療)所組成的,這種治療是由一名治療師主導的。在治療中,青少年們被教給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認知重組技術來識別并對抗非現實的及過度負面的思想。
在整個持續治療期后的隨訪階段,研究人員發現,CB預防治療組中的新發抑郁癥發生率比常規治療組要低(21.4% vs. 32.7%)。CB預防治療組中的自我報告的抑郁癥狀的下降比那些常規治療組的人會有更為顯著的下降。
在該研究開始的時候,如果某青少年的一位家長有現行抑郁癥的話,則CB預防治療的功效會有顯著地下降。分析表明,如果沒有一位具有現行抑郁癥的家長的話,則CB治療在預防抑郁癥發作上的功效比常規治療組顯著要好(11.7% vs. 40.5%)。當這些青少年的家長在這項研究開始的時候有活動性的抑郁癥的話,則在CB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中的青少年抑郁癥的發生率沒有顯著的差別(31.2% vs. 24.3%)。
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 Tenn的Judy Garber, Ph.D.在紐約的一個JAMA媒體簡報會上介紹了這些研究發現。
Dr. Garber及其同僚對一種認知行為(CB)療法的功效進行了檢驗,該療法是為了預防有風險的青少年出現抑郁癥。在這一多中心的試驗中包括有316名父母有現行或以往抑郁癥疾病的青少年(他們的年齡在13-17歲)。
Fisher 免費樣品申領中(有效期2010年2月20日 )
這些青少年被隨機分派到接受CB預防治療組(n = 159)或是常規治療組(n = 157)中。這一干預療法是由為期8周的每次90分鐘的小組治療(接著是6個月的持續治療)所組成的,這種治療是由一名治療師主導的。在治療中,青少年們被教給解決問題的技能以及認知重組技術來識別并對抗非現實的及過度負面的思想。
在整個持續治療期后的隨訪階段,研究人員發現,CB預防治療組中的新發抑郁癥發生率比常規治療組要低(21.4% vs. 32.7%)。CB預防治療組中的自我報告的抑郁癥狀的下降比那些常規治療組的人會有更為顯著的下降。
在該研究開始的時候,如果某青少年的一位家長有現行抑郁癥的話,則CB預防治療的功效會有顯著地下降。分析表明,如果沒有一位具有現行抑郁癥的家長的話,則CB治療在預防抑郁癥發作上的功效比常規治療組顯著要好(11.7% vs. 40.5%)。當這些青少年的家長在這項研究開始的時候有活動性的抑郁癥的話,則在CB治療組和常規治療組中的青少年抑郁癥的發生率沒有顯著的差別(31.2% vs. 24.3%)。
相關文章
-
無精癥患者心理調節應該注意事項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男性方面的疾病,尤其在懷孕的時候或者是準備要寶寶的情況下,可能很多
-
14條忠告定位80后心理80后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于很多的80后來來說,自己心里上面的健康是值得關注的,對于很多80后來說,心理上面的勸告也很重要
-
生命中最難割舍的人是誰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人,這些人有一些是匆匆的過客,也有一些會永遠存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看到這個標題
-
六個心理調節成功擺脫抑郁抑郁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面對抑郁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下面就來介紹6個可以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
-
十個心理動作讓日子更加開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開心一點,但是想要自己的日子開心一點的話,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有一些心理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