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癲癇病 “最牛志愿者”劉猛繼續堅守災區
“最牛志愿者”劉猛生病了。癲癇病的突然發作,讓他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了闊別一年的妻子。短暫的相聚之后,除了離別,還有再次的爽約。3月20日,劉猛退掉了2張回河北老家的火車票,帶病繼續留守都江堰,將不能回家拜個晚年的遺憾,繼續留給了千里之外的老爸和老丈人。
癲癇發作妻子“打飛的”來探望
春暖花開,相比河北,成都的春天嬌美艷麗。劉猛卻無暇踏青賞花,“媽媽之家”幫扶計劃已讓他手忙腳亂,嚴重癲癇病的突然發作更是添了個大亂子。筆記本電腦前,劉猛蜷縮著身子,臉上有些疲憊。他告訴記者,這次發病后,他沒有告訴隊友們,而是在臥室內悄悄給遠在俄羅斯讀博士的妻子打了一個長途電話。焦急的妻子第二天就請了長假,從圣彼得堡經芬蘭赫爾辛基、北京飛到了成都。“當時如果從俄羅斯回來,航班需要再等三天,妻子實在等不住了,繞道回來,連飛了十多個小時。”劉猛感慨地說,自從去年春節妻子來災區看望過他后,這是一年后兩人的再次相見。
再次爽約退掉返鄉探親火車票
“走不了了,走不了就退票嘛。”手里拽著兩張回河北老家的火車票,劉猛微埋著頭,無奈而歉意地告訴身旁的妻子。本來,妻子專程請假從俄羅斯飛來成都,除了探病,還想約他一起回趟老家,給家人拜個晚年。2008年5月19日至今,劉猛一直在災區堅守,很長時間沒回過老家;兩年志愿服務中,唯獨在姥爺去世時回老家呆了一天。這次,又臨時走不成了。4月1日,他精心籌備的都江堰首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北街小學中心將投入運行;5月12日,他又將牽頭組織全國地震默行活動。千頭萬緒的工作讓他不得不將與妻子約好的回家探親日程延后。對此,劉猛有些無奈,“可能過陣子還是要回去一趟。如果我再不回家的話,可能就有點麻煩。我老爸那里好說,但按照老家的風俗,春節女婿不給丈人拜年,那可就是件大事了。所以還是得抽時間回去拜個晚年,勾兌一下。”
租房服務12人擠在一起辦公生活
16平方米的板房心理救助站在去年拆除后,劉猛和他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如今搬進了都江堰城區一小區內租住,月租金1050元。走進小區,劉猛就如一家之主,領著記者參觀起志愿者“新家”:墻上貼著志愿者章程,客廳拼接聯排的桌椅上放著電腦,供大學生志愿者們使用;臥室擺滿了兩層的鋼架床。“這套百余平方米的套三住房既是辦公室又是起居室。”劉猛樂呵呵地說,團隊12個人都住在里面,這批跟著他的志愿者來自全國各地,大家都是一家人。中午才一起包了餃子,還買了個壇子準備泡泡菜。
全國推廣開展“媽媽之家”幫扶活動
“最近我們有好幾個策劃要做。針對喪子母親開展的‘媽媽之家’幫扶,為他們尋找新的活動場所和就業機會。”劉猛滑動著鼠標,查看著資料庫。他說,他們服務的喪子母親有兩百多位。目前,他們關注的災區媽媽不少已經再生育,但并不能說就撒手不管了。她是否有能力去照顧小孩?如何去處理與孩子情感?這些問題都還需要他們跟蹤關懷。劉猛說他們還在北川開了一個信心書包廠,自己設計自己做,解決媽媽們的生計問題。
“我想把都江堰‘媽媽之家’模式做成全國性的,把災區模式復制到全國各地。”劉猛坦言,經過地震,他們已經深刻理解到喪子母親的哀傷,現在,全國還沒有這類的專門機構。
近期打算籌建首個學校心理健康中心
在劉猛志愿服務團隊模式表上,除了幫助喪子母親外,他還提出了三方助養災區貧困小孩和單親小孩,并且籌劃著在都江堰成立首個學校心理援助中心。“我們準備在北街小學試點設立一個心理健康中心。”劉猛說,4月1日就要投入運行。
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兩周年之際,劉猛還將策劃全國性的“默行”活動。“去年一周年時,災區群眾在祭奠親人時,有些旁觀者在一旁拍照,像是在看別人怎么哭,完全不知道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告慰亡靈。”劉猛說,所以想搞個祭奠活動,讓人們懂得尊重亡靈,告訴大家怎樣去哀悼。現在,成都、上海、北京已經在籌劃中。今年的5·12將有很多志愿者以默行方式進行祭奠。
▶對話劉猛
留守災區兩年多,與妻子相隔千山萬水,屢次與親人爽約。背井離鄉,常年活動在地震災區,開展著草根NGO的工作。劉猛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本報記者特別獨家專訪了這位“最牛志愿者”,首次披露了劉猛的內心世界。
關于災區生活
可三天不吃飯,但不能沒有藥
記者:我看你桌上除了資料,最多的就是藥和手機了?
劉猛:太忙太累的時候癲癇病特別容易發作。頭暈起來,什么事都干不了。我可以三天不吃飯,但是藥是離不了的。小圓形的藥片是治療癲癇病的,橢圓形的膠囊是治療胃病的。治癲癇的藥必須長期服用,可貴了。一片四塊多,一天要吃六片到八片。前段時間太忙了,胃疼檢查,醫生說是血管瘤,良性的,問題不大。
記者:那么多的手機又是怎么回事呢?
劉猛:幾個手機都是壞的。電話量很大,用了六七個手機,很多都是打壞的。打電話太頻繁了,話費不算短信上網,每月基本都近千元。有個月的電話單子長
六米多,一天通話最高記錄為一百多個電話。
記者:剛來災區你都是自己掏腰包,現在情況怎么樣?
劉猛:我現在不需要把自己家底拿出來。用我掙的錢,不需要從存折上拿錢了。不少高校都邀請我去講課,這種偶爾“走穴”有些收入。我去香港、北京、成都一些大學講課,他們會給點錢。主要講心理創傷援助模式,每次幾百元到千元不等。今年過年給災區小孩發紅包的錢就是自己講課賺的。
花自己的錢容易,但是你花別人的錢,一分錢怎么花都必須給別人匯報。現在關注人多了,我和一些基金會合作,開展了不少志愿服務項目課題。
關于公益
很多名人求著要來,我都不讓
記者:近兩年你漸漸被人熟知,獲得了不少公益殊榮。你對這些獎勵怎么看?
劉猛:我不排斥這些活動,對于志愿服務有幫助的我都會盡量參與。不過很多人都知道我說話比較犀利,領獎時都會特別交代發言注意事項。其間還有很多
名人想來“媽媽之家”看望,但是很多我們都回絕了。因為有些東西對媽媽們不太好,很多名人求著我們,但我們都不讓他們來,覺得不適合。有些名人可以,因為他們本身有一種愛在里面。有些人明顯感覺不是一種關懷,而是一種利用。也就是說,是你想關心他們,還是想利用他們來關心自己。
記者:很多人都在疑惑,快兩年了還有志愿者在。不少人都把你們稱為英雄,你怎么看?
劉猛:快兩年的時間遠遠不夠,的確已經有很多人從災難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但那些沒有走出來的人怎么辦。所以這部分人也永遠是我們應該去關懷的對象。只要還有百分之一沒走出來,我們關懷的就是那百分之一。堅持沒有任何意義,不是說你堅持的越久就越好,越有意義,就是英雄。只要有需要就要做下去。
關于家庭
妻子是女強人,我們十四歲戀愛
記者:你的家人對于你丟下工作,長期扎根在災區做志愿服務理解嗎?
劉猛:我愛人是個女強人。在俄羅斯
讀了全日制的博士,又上了一個全日制的班,壓力也很大。我們經常分開,兩人都顧不上,都是事業型的。我們兩個都堅持一個觀點,沒有一個人是因為聰明而成功,都是因為堅持。
記者:你怎樣看待你跟妻子的感情生活?
劉猛:我們算是知己,又是家人。我們的情感比較糾結,攙雜的東西比較多。很多心理學老師和同學以我們作為研究對象。我們十四歲戀愛,戀愛十年,然后結婚。大學、工作都不在一起,感覺挺微妙的。我們兩個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絕對不受外界任何束縛。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你高興。我們兩個很融洽,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關于時尚
我很欣慰公益也成為了時尚
記者:去年有個頒獎禮,你得了一個“時尚先生”稱號?
劉猛:去年12月一天,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我得了一個”時尚先生“的獎,邀請我到北京領獎。我當時納悶,我是穿的時尚還是吃的時尚。然后那邊說,不是,你是行為時尚。我當時就問,還有誰也得了獎呢。對方答到,還有劉謙等。我就說那不行,我不去,我跟他們不是一個概念的。
記者:后來又怎么答應下來了呢?
劉猛:后來,12月份正好要去北大講座,但對方經費緊張,機票需要自己出。我就打電話給頒獎主辦方詢問是否報銷機票。他們當時非常高興地答復說,來領獎肯定報銷的。于是我就答應了。
記者:出席時尚頒獎禮,你沒有精心準備一下嗎?
劉猛:我哪兒顧得上那些。就把要去高校講座時穿的普通西服穿去了,領了獎就走。
記者:你覺得自己時尚嗎?你理解的時尚是什么?
劉猛:我很欣慰做公益也成為了時尚,但我更有一種期待,在我們這個國度里,公益不再是一種時尚,而是家常便飯。我想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尚,當這個時代充滿了凝重,詼諧就成為了一種時尚;當這個時代充滿豪言壯語,行動就成為一種時尚;當由于時代造就了很多“聰明人”的時候,像我這種“瓜娃子”就成為了一種時尚。但我又認為時尚又是絕對的,無論在哪個時代,真善美就是亙古不變的時尚;拍真老虎,蓋真樓!
相關文章
-
無精癥患者心理調節應該注意事項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男性方面的疾病,尤其在懷孕的時候或者是準備要寶寶的情況下,可能很多
-
14條忠告定位80后心理80后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于很多的80后來來說,自己心里上面的健康是值得關注的,對于很多80后來說,心理上面的勸告也很重要
-
生命中最難割舍的人是誰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人,這些人有一些是匆匆的過客,也有一些會永遠存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看到這個標題
-
六個心理調節成功擺脫抑郁抑郁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面對抑郁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下面就來介紹6個可以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
-
十個心理動作讓日子更加開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開心一點,但是想要自己的日子開心一點的話,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有一些心理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