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趕赴地震災區 讓震區孕婦哭泣減壓
4月14日7時49分40秒,青海玉樹突發7.1級地震。在一個個傷亡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消失,留下的是幸存者家破人亡的悲痛。此時,我們需要的是如汶川地震發生時的信心和堅強。“現在,要給災民活下去的信心,讓他們知道我們永遠在他們身邊。”長沙慧誠心理咨詢服務中心資深心理咨詢師張玲說。身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張玲,從2008年5月至今,一直在四川地震災區從事心理干預工作,長期在北川中學擔任駐校心理師。面對此次的玉樹地震,她稱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會遭遇很多地域、語言上的困難,所以心理咨詢師及志愿者們要理智科學地處理,這樣才能給災區人民最溫暖的懷抱。
讓悲傷孕婦為孩子而生存
正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治療的36歲玉樹婦女嘎吉面無表情,作為玉樹災區第一位接受心理危機干預的災民,她說,要不是為了肚里的孩子,她早就撐不下去了。
4月14日早上7時,是嘎吉家吃早餐的時間,丈夫和4個孩子坐在屋中等候,嘎吉一人在外面的廚房忙碌著。7時49分40秒,地面突然劇烈晃動起來。嘎吉家的房子倒了,丈夫和孩子被埋在了廢墟之下,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她和腹中懷孕3個月的孩子。
4月15日晚,嘎吉被救援人員用飛機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身邊只有侄子扎巴加措照顧。她唯一被救出的6歲女兒則在本地醫院治療。目前,嘎吉的傷情基本穩定,但情緒極不穩定。(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當醫護人員一提到“地震”兩個字,她就會全身顫抖、甚至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由于嘎吉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她腹中的胎兒,4月16日下午3時,四川省人民醫院開始派出心理醫生周波對嘎吉進行心理疏導。“我們知道你遭遇了巨大的痛苦和害怕,但是你現在很安全。”周波自我介紹后,開始與嘎吉交流,但她始終沉默不語。
“遭遇打擊后,你可能痛苦、憤怒、悲傷,你可以盡情宣泄出來。”這時,嘎吉情緒有些激動,嘴角抽搐,繼而失聲痛哭起來。“我現在無家可歸,丈夫和孩子都沒了。我不知道以后怎么辦。”她終于開口說話,把內心的悲傷和擔心都傾訴出來。醫護人員沒有安慰她,而是讓她盡情哭泣。20分鐘后,周波笑著拍拍她的肩膀說:“好點沒?”她點點頭:“輕松多了。”
-
無精癥患者心理調節應該注意事項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男性方面的疾病,尤其在懷孕的時候或者是準備要寶寶的情況下,可能很多
-
14條忠告定位80后心理80后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于很多的80后來來說,自己心里上面的健康是值得關注的,對于很多80后來說,心理上面的勸告也很重要
-
生命中最難割舍的人是誰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人,這些人有一些是匆匆的過客,也有一些會永遠存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看到這個標題
-
六個心理調節成功擺脫抑郁抑郁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面對抑郁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下面就來介紹6個可以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
-
十個心理動作讓日子更加開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開心一點,但是想要自己的日子開心一點的話,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有一些心理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