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敏療法滿灌療法 行為療法的四大分類
行為療法,又叫行為治療的學習療法,大致意思就是通過學習和條件反射來消除和糾正錯誤的認知,從而治療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一種方法,建立一種新的認知和處事方法。
雖然這一療法受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影響較大,但實際上其理論根據來自三個方面:即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桑戴克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和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這些理論都認為病人的異常行為既然也和正常行為一樣可以通過學習獲得,那么,也應當能夠通過另一種學習使之消失,各種疾病(不論是軀體的或是精神的)都可視為機體某一部分的活動(或行為)異常,都可以通過這一活動(或行為)的矯正而得到治療。
行為療法與其它心理療法的區別在于:行為療法是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和實驗所建立的證據為基礎的。與傳統的心理治療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可以進行客觀的科學檢驗、演示和量化,即使重復試驗也可得出同樣可靠的結果,有一整套定型化的治療形式,有堅實的理論根據和大量的實驗證明。所以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定。
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滿灌或沖擊療法、陽性強化療法、發泄療法、逆轉意圖療法、陰性強化療法、模仿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
系統脫敏療法
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制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癥焦慮習慣的目的。系統脫敏療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普(J.wolpe)創立和發展的。
系統脫敏療法對有明顯環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癥、強迫癥特別有效……
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flooding therapy)又稱“沖擊療法”。
它與系統脫敏療法雖都是將病人置于(暴露)他所懼怕的情境中,但前者是采取緩和的、逐步消除;滿灌療法是鼓勵求治者直接接觸引致恐怖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法。
著名行為治療專家馬克斯(Marks)在談到滿灌療法的基本原理時指出:“對患者沖擊越突然,時間持續得越長,患者的情緒反應越強烈,這樣才能稱之為滿灌。迅速向患者呈現讓他害怕的刺激,并堅持到他對此刺激習以為常為止,是不同形式的滿灌技術的共同特征。”
厭惡療法
厭惡療法又叫“對抗性條件反射療法”,它是應用懲罰的厭惡性刺激,即通過直接或間接想象,以消除或減少某種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厭惡療法的特點是,治療期較短,效果較好。
此療法是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用引起軀體痛苦反應的非條件刺激與形成不良行為的條件刺激結合,使病人發生不良行為的同時感到軀體的痛苦反應,從而對不良行為產生厭惡而使其逐漸消退。
厭惡療法應用于:酒癮、戒煙、貪食、吸毒和性變態者……
放松療法
放松療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稱松弛療法、放松訓練,它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剌激而紊亂了的功能。
實踐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像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術、日本的坐禪、德國的自生訓練、美國的漸進松弛訓練、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訓練。其共同特點是松、靜、自然。
漸進性的放松訓練是對抗焦慮的一種常用方法,和系統脫敏療法相結合,可治療各種焦慮性神經癥、恐怖癥,且對各系統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
行為療法可以說是相比認知療法來說更加的具有操作性,可以讓你深入其中去參與,去真正的接觸和做。通過做的過程來幫助你改變錯誤的想法,達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無精癥患者心理調節應該注意事項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男性方面的疾病,尤其在懷孕的時候或者是準備要寶寶的情況下,可能很多
-
14條忠告定位80后心理80后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于很多的80后來來說,自己心里上面的健康是值得關注的,對于很多80后來說,心理上面的勸告也很重要
-
生命中最難割舍的人是誰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人,這些人有一些是匆匆的過客,也有一些會永遠存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你最重要的人。看到這個標題
-
六個心理調節成功擺脫抑郁抑郁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面對抑郁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下面就來介紹6個可以調節自己心理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希望可以幫
-
十個心理動作讓日子更加開心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開心一點,但是想要自己的日子開心一點的話,有很多是需要注意的,有一些心理動作可以讓我們的日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