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預防日由來及歷年主題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共同確定的全球第一個“預防自殺日”。為了讓公眾對自殺引起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呼吁各國政府、預防自殺協會和機構、當地社區、醫務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們,加入到當天的各項地方性行動中,共同提高公眾對自殺問題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殺率的意識。
有數據表明,自殺已成為我國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歲的年輕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有28.7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
從全球范圍來看,自殺在眾多死因排序中高居第13位.據WHO的統計數字,2000年全球約10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未遂者則為此數字的10至20 倍.這意味著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圖自殺.自殺,已從個人行為演變成威脅人類發展的一大隱患.其中,男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有: 立陶宛、俄羅斯聯邦、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標準:年自殺率>60/10萬);女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為:斯里蘭卡、中國、匈牙利和愛沙尼亞等(標準:年自殺率>14/10萬);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自殺率卻非常低:年自殺率<1/10萬,如秘魯、埃及等.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每年自殺發生率每10萬人中少于10人的,為低自殺率國家,每10萬人中高于20人的,為高自殺率國家.李振濤說, 在1993年以前的統計中,中國屬于低自殺率國家.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衛生部在北京聯合召開了"高層精神衛生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報告,中國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中22.2人,中國已經成為高自殺率國家.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當年的口號為“自殺一個都太多”。幾年過去了,當今年的“世界預防自殺日”又來臨時,我們依然感覺到這句口號的撼人心弦。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速的生活節奏,每個人都有可能承受不了而出現自殺行為。自殺行為,不僅是自殺未遂終身難忘的痛苦經歷;而且使自殺死亡者的親友受嚴重的、持久的心里傷害。自殺造成的“后遺癥”亦不容忽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一個人自殺平均會使六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響。據此測算,中國每年大約有160多萬人承受著因家人或親友自殺死亡所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這種嚴重的心理影響會持續十余年,甚至會持續影響他們的一生。說自殺已從個人行為演變成威脅人類發展的一大隱患,確也不是夸張。
生命的權利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導致自殺者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對待生命?原因自然也有種種,比如精神抑郁癥的作繭自縛,比如失業、經濟困難、家庭糾紛等事件的剌激,比如在社會轉軌變型期,由于原有的價值坐標被修正甚至被顛覆產生的巨大落差等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愛,是讓自殺者懸崖勒馬的一劑良方;一句問候,也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事實反復證明,自殺可以預防。多數自殺者在自殺之前都會有意無意地露出蛛絲馬跡,試圖向好友和親人傾訴,所以及時發現自殺前的征兆是挽救生命的最好契機。對于游走在自殺邊緣的人,如果給予及時的幫助和疏導,則大多能令他們走出陰影,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當然,除了個人和家庭,還亟須建立預防自殺的公共支持體系。
2003年 “世界預防自殺日”的口號為“自殺一個都太多”
2004年“世界預防自殺日”主題——拯救生命 重建希望
2005年“世界預防自殺日”主題——預防自殺是每一個人的事情
有數據表明,自殺已成為我國人群第5位死因,是15~34歲的年輕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有28.7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8人自殺未遂.
從全球范圍來看,自殺在眾多死因排序中高居第13位.據WHO的統計數字,2000年全球約10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未遂者則為此數字的10至20 倍.這意味著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圖自殺.自殺,已從個人行為演變成威脅人類發展的一大隱患.其中,男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有: 立陶宛、俄羅斯聯邦、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標準:年自殺率>60/10萬);女性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為:斯里蘭卡、中國、匈牙利和愛沙尼亞等(標準:年自殺率>14/10萬);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自殺率卻非常低:年自殺率<1/10萬,如秘魯、埃及等.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每年自殺發生率每10萬人中少于10人的,為低自殺率國家,每10萬人中高于20人的,為高自殺率國家.李振濤說, 在1993年以前的統計中,中國屬于低自殺率國家.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衛生部在北京聯合召開了"高層精神衛生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報告,中國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中22.2人,中國已經成為高自殺率國家.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當年的口號為“自殺一個都太多”。幾年過去了,當今年的“世界預防自殺日”又來臨時,我們依然感覺到這句口號的撼人心弦。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快速的生活節奏,每個人都有可能承受不了而出現自殺行為。自殺行為,不僅是自殺未遂終身難忘的痛苦經歷;而且使自殺死亡者的親友受嚴重的、持久的心里傷害。自殺造成的“后遺癥”亦不容忽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一個人自殺平均會使六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響。據此測算,中國每年大約有160多萬人承受著因家人或親友自殺死亡所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這種嚴重的心理影響會持續十余年,甚至會持續影響他們的一生。說自殺已從個人行為演變成威脅人類發展的一大隱患,確也不是夸張。
生命的權利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導致自殺者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對待生命?原因自然也有種種,比如精神抑郁癥的作繭自縛,比如失業、經濟困難、家庭糾紛等事件的剌激,比如在社會轉軌變型期,由于原有的價值坐標被修正甚至被顛覆產生的巨大落差等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愛,是讓自殺者懸崖勒馬的一劑良方;一句問候,也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事實反復證明,自殺可以預防。多數自殺者在自殺之前都會有意無意地露出蛛絲馬跡,試圖向好友和親人傾訴,所以及時發現自殺前的征兆是挽救生命的最好契機。對于游走在自殺邊緣的人,如果給予及時的幫助和疏導,則大多能令他們走出陰影,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當然,除了個人和家庭,還亟須建立預防自殺的公共支持體系。
2003年 “世界預防自殺日”的口號為“自殺一個都太多”
2004年“世界預防自殺日”主題——拯救生命 重建希望
2005年“世界預防自殺日”主題——預防自殺是每一個人的事情
相關文章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