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行為危險因素的教育
要預防自殺行為,首先要了解哪些因素可以促發自殺行為。現有的研究了解到自殺行為非常復雜,會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和文化的因素,而且這些因素間可以互相影響。
如失業、貧困、伴侶的離喪、與家庭成員或朋友的爭吵、關系的破裂、法律或工作有關的問題。
家族自殺史:家庭環境和遺傳因素對自殺的影響;酒精和藥物濫用、兒童期軀體或性虐待史、令人痛苦的或致殘的軀體疾病、精神疾病問題等,如抑郁、其他心境障礙、精神分裂癥、絕望。精神疾病可以明顯地增加自殺的風險。西方的許多研究顯示,超過90%的自殺者在死亡時患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病。
亞洲國家與西方一樣,精神疾病也是一個很強的自殺危險因素。抑郁病人終生自殺風險估計約在10-15%,雙相障礙者為10-20倍,精神分裂癥病人在美國終生自殺風險為4%。進食障礙和焦慮障礙也會增加自殺風險。物質濫用會進一步加重精神疾病病人的自殺風險。針對這些自殺的危險因素進行廣為宣傳,使這些因素的作用降到最低,以預防自殺。
如失業、貧困、伴侶的離喪、與家庭成員或朋友的爭吵、關系的破裂、法律或工作有關的問題。
家族自殺史:家庭環境和遺傳因素對自殺的影響;酒精和藥物濫用、兒童期軀體或性虐待史、令人痛苦的或致殘的軀體疾病、精神疾病問題等,如抑郁、其他心境障礙、精神分裂癥、絕望。精神疾病可以明顯地增加自殺的風險。西方的許多研究顯示,超過90%的自殺者在死亡時患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病。
亞洲國家與西方一樣,精神疾病也是一個很強的自殺危險因素。抑郁病人終生自殺風險估計約在10-15%,雙相障礙者為10-20倍,精神分裂癥病人在美國終生自殺風險為4%。進食障礙和焦慮障礙也會增加自殺風險。物質濫用會進一步加重精神疾病病人的自殺風險。針對這些自殺的危險因素進行廣為宣傳,使這些因素的作用降到最低,以預防自殺。
相關文章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