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比丘尋死為佛所救
佛陀時代,有一國家名為多摩羅,在都城外七里處有間精舍,五百位比丘在此研讀經典、精進行道。有位年老比丘,名叫摩訶盧,生性愚鈍、不解事理,比丘們都會熱心地教導他一些法理。但是幾年下來,摩訶盧卻連一句偈語也記不得,久而久之,大家都開始瞧不起他,不愿和他同進出,只敢讓他留守精舍,做些清掃的工作。
一天,國王迎請所有比丘到宮中接受供養,唯獨摩訶盧比丘一人留在精舍。他心想:“我生來就是這般愚昧癡笨,連一句偈語都記不起來,大家都看不起我,活著還有什么用處?”于是找了根繩子,走到后院的一棵大樹下,想要上吊自殺。
此時,佛陀在遠方以清凈道眼觀見摩訶盧比丘的舉動,隨即化現成半人半樹的樹神,大聲斥責這位老比丘,問他為何要輕賤自己的性命?摩訶盧比丘便將委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樹神告訴老比丘:“你千萬不要想不開,先聽完我的話再說。在迦葉佛時代,你是一位通達經律論三藏的比丘,有五百位弟子跟隨你修行。然而,你自恃智慧高超,而輕視他人,不愿教導大眾法義,所以才感得世世根機愚鈍的果報。你現在所應該做的是慚愧懺悔,而不是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佛陀現出光明無量的身相,為他說偈:
“自愛身者 慎護所守 希望欲解 學正不寐
身為第一 常自勉學 利能誨人 不惓則智
學先自正 然后正人 調身入慧 必遷為上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調體正 何愿不至
本我所造 后我自受 為惡自更 如剛鉆珠”
摩訶盧比丘見到佛的光明相好,又想到自己過去生的作為,歡喜之中更感慚愧,于是向佛至誠禮拜,并且思惟偈語的意義,入到甚深禪定。不久,即于佛前證得阿羅漢果。證道的摩訶盧比丘,通曉自己過去累世的因緣,三藏教法剎時貫注于心。佛陀告訴摩訶盧比丘說:“你現在趕緊著衣持缽,前往王宮接受供養,并且坐于五百位比丘之上,他們就是你前世的五百位弟子。你要把握此次因緣,為他們開示說法,令其得證道果。此外,還要讓國王信受佛法,明白因果的道理。”
于是,摩訶盧比丘來到皇宮接受供養,并且主動坐于上位。其他人見到摩訶盧比丘如此的行為,雖知他愚鈍頑固,仍不免忿怒不解,卻又礙于國王在場,不敢當面斥責。國王發現了這位晚來的比丘,便親自為他添加飯菜。
摩訶盧比丘接受供養后,于是為大眾開示法要,法音如雷貫耳,法語甘露滋潤了在場的每個人的心。五百位比丘聽完開示后都非常驚訝,深生慚愧,即證阿羅漢果。接著,摩訶盧比丘又為國王詳細地說明法義,當下許多大臣、官員,也都證得須陀洹果。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