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因偷錢挨打 開燃氣自殺
孩子惹是生非,父母如果采取打罵的教育方式,一部分孩子會因此記住教訓,但有一部分孩子卻會產生極端的想法,做出極端的行為,比如自殺。日前,15歲的初中生小強(化名),偷了家里300多元,被母親打了幾下,第二天竟在家開燃氣自殺,幸好發現及時,被救回一條命。
迷上網絡 失去學習勁頭
記者日前來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只見小強雙眼無神望著天花板,氧氣罩放在頭部右側。他的母親王女士坐在病床邊,翻著一疊賬單喃喃道:“花了1000多元,120出車費還沒有交,向誰借?”而她的丈夫,則在病床前踱來踱去。王女士是四川人,有2個兒子,小強今年15歲,9月份就要讀初二,大兒子在十五六歲時就出去打工賺錢了。
幾年前,王女士夫婦來到惠城區河南岸街道下馬莊打工。雖然收入不多,但夫婦倆希望小強將來考上大學,于是將小強接到惠州,省吃儉用每年花費五六千元學費,送他到龍豐一間私立學校上學。
剛進學校時,小強的成績名列前茅。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小強迷上網絡,漸漸失去了學習的勁頭。王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每天加班到晚上11時,回到家如果小強未休息,她不顧疲勞說教一番,但效果不大,而丈夫一直在工地埋頭苦干,很少回家。
被打幾下 產生自殺念頭
8月25日晚11時許,王女士回到家,發現家里的300多元不翼而飛。再三逼問下,小強承認偷了錢拿去請同學游泳和吃東西。王女士一氣之下,拿起身邊的衣架打了小強幾下,沒想到兒子為此尋短見。
8月26日上午11時許,王女士打開家門,發現家里充滿燃氣味,只見小強昏睡在床上,床邊則放了一瓶擰開的燃氣罐,她急忙撥打120。
“如果搶救不回,我們如何是好?”說著說著,王女士不禁哭了起來,小強的眼淚也流了出來。原來,他平時的零用錢不多,都是同學請他吃東西,特別是這個暑假,一些比較富有的同學經常請他游泳。他認為每次都要同學請,不仗義,就偷了家里的300多元,回請同學一次,花了200多元。25日晚上,王女士打他后,就有自殺的念頭。26日上午9時許,他醒來后,就將燃氣罐搬到床邊擰開。“我看電視學的,這樣自殺不會痛苦。” 本報訊 (記者徐煥棠)孩子惹是生非,父母如果采取打罵的教育方式,一部分孩子會因此記住教訓,但有一部分孩子卻會產生極端的想法,做出極端的行為,比如自殺。日前,15歲的初中生小強(化名),偷了家里300多元,被母親打了幾下,第二天竟在家開燃氣自殺,幸好發現及時,被救回一條命。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