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不全是因為抑郁癥
我國年輕女性是自殺的高危人群,在20-35歲人群中死因排名第一。
女性自殺事件往往不是由于重大事件引起的,由一些瑣碎的小事,如婚姻、家庭矛盾、工作不順等人際關系動機而一時沖動出現自殺行為。
我國女性的自殺率高于男性,有研究顯示,1/3的自殺死亡者和2/3的自殺未遂者在自殺時沒有精神障礙。而國外90%以上的自殺者有精神疾病。
張女士,30歲,在南方一外企工作,人長得漂亮又能干,一步一步做到了前臺領班的位置,在公司工作7年了,作為老員工非常被領導器重。上個月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使她的生活整個亂了:他們公司進門是要換鞋的,早上頂門來了個熟客戶,當時她正忙著給其他人安排工作,就和客人點頭招呼了一下,繼續忙自己的。客人自己換鞋進了公司。到了11點,客戶要出去的時候說找不到手包了——手包在進門的時候順手放在門口了,里面有幾萬元現金和一些文件資料。客戶和領導就問張女士是不是見到并收起來了。張女士沒有看到手包,但是客戶一口咬定就是放在門口了。由于客戶放手包的地方是監控盲區,公安局介入調查也沒有調查出結果來。公司領導對她的態度來個180度的轉彎,以前被重用并可能升職的她被調離原崗位,不給她分配任何工作,備受冷落和委屈。偶爾別人有東西找不到了,她都覺得所有人都在懷疑她。面對她服務了7年的公司她不想辭職,尤其是現在的大氣候下,她覺得自己實在是又冤枉又委屈又壓抑,但又不想告訴家里人怕他們擔心。周圍朋友發現她不愛說話了,不高興,還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沒太在意。兩周前,她回家休假,找醫生朋友要了一些安眠藥,自己在晚上8點多全喝了。幸好有個電話找她,媽媽叫她起來接電話的時候發現她怎么也叫不醒,趕緊送醫院洗胃,才沒有釀成更嚴重的后果。
三中心醫院心理科宋全芳副主任醫師:這個病人屬于慢性應激障礙引起的自殺行為。在出現工作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后,她采取了消極、壓抑的態度,對工作環境的失望和委屈一直壓在心里,不和別人說,單位和家人都忽略了她的情緒變化,沒有及時關注她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使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
目前社會充滿壓力和競爭,因此,年輕人缺乏應對困難的經驗,在遭遇挫折時會發生嚴重的心理危機。對于本案來說,她遇到的事是一個與工作有關的刺激,學會求助于身邊的人,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開始,張女士在工作中有升職的可能,這種希望看來不可能成為現實了,伴隨而來的失望讓她一蹶不振,甚至選擇自殺這樣極端的行為。心理醫生幫助她認識,人的一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希望,也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失望,面對失望,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1、尋求支持:我們為了希望努力奮斗,傾注了全部的體力、腦力和精力,當希望變成了失望,人會有一種兩腳踏空的感覺——和朋友一起吃頓飯,向朋友傾訴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斗和現在的狀態。能夠向他人傾訴是一個重要能力,可以幫助自己放下包袱。如果沒有合適的朋友,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2、查看自己的歸因方式:這件事不完全是張女士一個人的錯,如果把所有的結果都歸結為自己,就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才干都毫無價值,把對事件的認識變成自己的失望。
3、調整認知方式:這件事領導并不是針對她個人的一個全盤否定,學著在新崗位上從頭做起,一樣有機會再獲得重用。
家人和朋友要注意關注她的情況,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有自殺經歷的人會再次自殺。張女士經過心理疏導,目前自己申請去售后部門工作,轉換了工作環境后她已經開朗了很多。
女性自殺事件往往不是由于重大事件引起的,由一些瑣碎的小事,如婚姻、家庭矛盾、工作不順等人際關系動機而一時沖動出現自殺行為。
我國女性的自殺率高于男性,有研究顯示,1/3的自殺死亡者和2/3的自殺未遂者在自殺時沒有精神障礙。而國外90%以上的自殺者有精神疾病。
張女士,30歲,在南方一外企工作,人長得漂亮又能干,一步一步做到了前臺領班的位置,在公司工作7年了,作為老員工非常被領導器重。上個月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使她的生活整個亂了:他們公司進門是要換鞋的,早上頂門來了個熟客戶,當時她正忙著給其他人安排工作,就和客人點頭招呼了一下,繼續忙自己的。客人自己換鞋進了公司。到了11點,客戶要出去的時候說找不到手包了——手包在進門的時候順手放在門口了,里面有幾萬元現金和一些文件資料。客戶和領導就問張女士是不是見到并收起來了。張女士沒有看到手包,但是客戶一口咬定就是放在門口了。由于客戶放手包的地方是監控盲區,公安局介入調查也沒有調查出結果來。公司領導對她的態度來個180度的轉彎,以前被重用并可能升職的她被調離原崗位,不給她分配任何工作,備受冷落和委屈。偶爾別人有東西找不到了,她都覺得所有人都在懷疑她。面對她服務了7年的公司她不想辭職,尤其是現在的大氣候下,她覺得自己實在是又冤枉又委屈又壓抑,但又不想告訴家里人怕他們擔心。周圍朋友發現她不愛說話了,不高興,還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沒太在意。兩周前,她回家休假,找醫生朋友要了一些安眠藥,自己在晚上8點多全喝了。幸好有個電話找她,媽媽叫她起來接電話的時候發現她怎么也叫不醒,趕緊送醫院洗胃,才沒有釀成更嚴重的后果。
三中心醫院心理科宋全芳副主任醫師:這個病人屬于慢性應激障礙引起的自殺行為。在出現工作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后,她采取了消極、壓抑的態度,對工作環境的失望和委屈一直壓在心里,不和別人說,單位和家人都忽略了她的情緒變化,沒有及時關注她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使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
目前社會充滿壓力和競爭,因此,年輕人缺乏應對困難的經驗,在遭遇挫折時會發生嚴重的心理危機。對于本案來說,她遇到的事是一個與工作有關的刺激,學會求助于身邊的人,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開始,張女士在工作中有升職的可能,這種希望看來不可能成為現實了,伴隨而來的失望讓她一蹶不振,甚至選擇自殺這樣極端的行為。心理醫生幫助她認識,人的一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希望,也會遭遇各式各樣的失望,面對失望,要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1、尋求支持:我們為了希望努力奮斗,傾注了全部的體力、腦力和精力,當希望變成了失望,人會有一種兩腳踏空的感覺——和朋友一起吃頓飯,向朋友傾訴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斗和現在的狀態。能夠向他人傾訴是一個重要能力,可以幫助自己放下包袱。如果沒有合適的朋友,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2、查看自己的歸因方式:這件事不完全是張女士一個人的錯,如果把所有的結果都歸結為自己,就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才干都毫無價值,把對事件的認識變成自己的失望。
3、調整認知方式:這件事領導并不是針對她個人的一個全盤否定,學著在新崗位上從頭做起,一樣有機會再獲得重用。
家人和朋友要注意關注她的情況,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有自殺經歷的人會再次自殺。張女士經過心理疏導,目前自己申請去售后部門工作,轉換了工作環境后她已經開朗了很多。
相關文章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