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崇拜古惑仔自殺成癮 專家建議制定預防策略
2010年2月11日,農歷臘月二十八,從北京開來的T148次列車停靠在了長沙站,一名身著運動服、笑容滿面的少年跳上站臺。記者不敢相信眼前的他就是曾經的自殺成癮少年陳明(化名)。他現在就讀于長沙一所中專學習,寒假期間在河北一家路橋公司實習,正準備回邵陽老家過年。
五年前,他還是一名高中輟學后混跡長沙街頭的“問題少年”,陷入墮落的深淵后,他數次自殺。從2005年開始,本報記者對這名自殺成癮少年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拯救之路,記者曾三次在他自殺的現場進行救助。在記者和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陳明逐漸走出人生的黑暗,記者還幫他聯系進入了一所中專學習土木工程專業。
據WHO統計,在全球1/3的國家中,青少年是自殺風險最高的人群。在我國15—34歲人群中,自殺是排在第一位的死因,而中學生自我報告的自殺未遂率更是高達1.2%—7.5%。青少年人群自殺心理危機,已日益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謝斌表示,應多觀察和關心那些“問題少年”,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受到家長嚴厲的體罰、情感虐待,或在學校遭受校園暴力侵害、恐嚇等,均有可能使人在以后產生自殺意念和行為。家庭內部良好的溝通和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則能對青少年構成保護,使他們即便遇到嚴重挫折也能堅強地承受、樂觀地面對。
崇拜古惑仔的墮落少年
陳明看上去和普通少年沒有什么區別,誰也看不出曾經他是那樣的桀驁不馴、自命不凡,和強硬俊朗的外表之下深深隱藏著脆弱的心。
“這次在外實習有許多收獲,幸虧當初聽了哥哥你的話,要不我現在還不知道在街頭墮落成成了什么樣子。”2010年2月11日,初回長沙的陳明心情很好,這個他無比熟悉和曾經“用生命打拼”過的城市,留下了太多太多難忘的記憶。陳明說,“希望我少時那段黑暗的灰色軌跡,可以給其他社會中的歧途少年帶來警示,讓他們不再墮入深淵。”
陳明1988年11月出生于湖南邵陽,由于父母感情不和,且各自都忙于賺錢,疏遠了與陳明的溝通,他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16歲時便輟學回家。青春期的陳明,特別崇拜香港的“古惑仔”。輟學不久,他只身一人來到了長沙,最初的生活很苦很累,他在文藝路的一家低檔酒吧做吧生,工作很辛苦,但一個月八百元的工資,讓剛出社會的他感到日子過得還算充實舒服。這是一家長沙最老的酒吧,和后來興起的酒吧一條街比起來,這里雖環境差一點但價格便宜,來玩的多是一些社會上的小青年,一到晚上這里震耳欲聾的聲響,讓陳明感到興奮。
這樣的工作讓陳明認識了很多社會上的“江湖大哥”,晚上他在酒吧工作,白天就跟一些江湖大哥混在一起,“那時的我們什么都搞,就像香港的古惑仔一樣,在街頭搶點東西和錢,別人打架要撐門面,我們就去湊人頭,只要去了就有錢發。”每次打架現場陳明都沖在最前面,他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江湖地位”。
這樣的生活讓陷入墮落的陳明感到了生活的困惑,并逐漸對人生絕望,漸漸地,他覺得失去了人生目標和方向。繁重的工作加上還經常要受氣,陳明的工作狀態越來越不好,為此他沒少挨經理的罵。生活屢屢不順,工作頻頻受挫,舉目無親缺少關心,這讓陳明陷入了絕望之中,他想到了自殺。
-
自殺前均會出現異常行為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自殺的頻率也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人或者是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
-
青春期的女孩子是不是容易發生自殘的行為呢?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我們的世界的認知不同,或者是對于我們的身體其它方面原因引起的,都會有一些自殘的行為發生,那么
-
認識自殺行為的常識會有哪些呢心理毛病的出現也是很可怕的,而就是這樣一種病的出現是會影響人的健康,因此大家更是要積極的去了解出現自殺行為會照成哪些危害
-
心理剖析: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有太多的人會自殺。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性醫學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約有三分之
-
五大心理疾病導致人們自殺選擇的年輕人遇到一些事情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有的就會輕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而選擇自殺,這給家庭、親